日夕导航

a-a-href=-详解-街头摄影技巧 (a-a-href=-详解-街头摄影技巧)


文章编号:20647 / 更新时间:2024-04-25 11:42:15 / 浏览:

街头摄影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捕捉到什么精彩镜头。对于初学者或有经验的摄影师来说,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捕捉到最生动的街头瞬间。

技巧一览

aahref详解街头摄影技巧a 以下是十个提升街头摄影技巧的有效方法:
  1. 长焦拍摄: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被拍摄对象发现,从而获得更真实的效果。理想的焦距至少应为 85mm。
  2. 背后拍摄:从后面拍摄更容易捕捉自然表情和动作。捕捉凝视远方或发呆的人,可以营造出神秘感。
  3. 盯着长椅:在长椅上坐着的个人会保持相对静止,更容易捕捉他们的表情或动作。寻找专注于某件事的人,例如喂鸟或阅读报纸。
  4. 听觉灵敏:除了视觉观察,听觉也可以帮助发现值得拍摄的场景。留意附近的声音,例如喧闹或乐器声,这些声音可能预示着有趣的事件。
  5. 拍摄表演者:街头艺人通常乐于被拍照,并且富有镜头感。关注他们精彩的表演,捕捉他们的技艺和观众的反应。
  6. 寻找聚集的人群:加入集体鼓乐、集会或阅兵等活动中。在人群聚集处,可以捕捉到群体的能量和互动。
  7. 不要忘记背景:除了关注拍摄对象,还要注意背景元素。寻找有吸引力的环境或构图,让拍摄对象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
  8. 其他公共场合:街头并非唯一适合街头摄影的地方。沙滩、公园和市场也是捕捉日常生活的绝佳场所。
  9. 广角拍摄:虽然接近拍摄对象通常是肖像摄影的惯例,但广角镜头有时也能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效果。捕捉广阔的环境,让拍摄对象成为画面中的锚点。
  10. 当你被发现时:尽量避免被发现,但如果不可避免,保持冷静,礼貌地解释你正在街头摄影。有些人可能会友好地配合,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反对。无论如何,尊重他们的意愿很重要。

除了这些技巧外,练习也是熟练掌握街头摄影的关键。走上街头,观察环境,不断探索新的视角和构图,你的街头摄影技巧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升。


夜间摄影技巧及拍摄建议

记得之前提过几次我很喜欢在上午或下午的时间拍照,因为光线是侧光,能给我很多不同的选择,顺光可以清楚地拍到物件,逆光可以拍出剪影,侧光加上都市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又能拍出很多戏剧化的效果,很多街头摄影师也是偏好下午的时间进行拍摄。 但没有太多人分享如何在入夜后街头摄影。 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 James Maher 分享了一些在夜里街头摄影的技巧及建议。 每一段中间我加了一些自己在台北拍摄的经验。 1.夜间街头摄影的理想相机设定在白天拍摄的时候,我会将快门设定在 1/320,最低 1/160。 但在夜里的设定不是这样。 夜间在有光线的地方你可以以 1/250 的快门速度拍摄,但在大部份的时候快门速度最多只能到 1/160 甚至每秒 1/60。 你需要非常稳定地握住你的相机,尽可能使用广角镜,并且试着在1/60的快门速度下拍摄,多练习可以增加稳定度。 建议使用广角镜的原因是你的焦段越长,需要的快门速度就越快,才可能让画面清晰。 使用28mm, 35mm或50mm会比较容易再低快门速度下拍摄。 而且广角镜头有个好处是它们通常都有比较大的光圈,在夜间一些比较有光线的地方甚至可以用F/4光圈先决下的快门速度拍摄。 大光圈象是F/2.8或甚至F/1.8将大大增加你的拍摄成功率。 最后,将ISO拉高,现在大部份的相机处理ISO噪声的能力都很强。 所以不用担心噪声的问题。 不过这还是有个极限,通常ISO3200,最高到6400就差不多了。 我自己的经验:在台北大部份的时候会有人工光源,车灯,霓虹灯,骑楼日光灯,路灯,店面里的光线等等。 在台北夜间摄影并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不是太暗,而是光线太不均匀,有的地方光线很亮,有的地方则暗到不行,你要随时调整相机的设定,这对街头摄影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当你在设定相机的同时可能就错过了一堆好画面。 全自动相机可能不会有这个困扰,因为我是用手动相机,所以就像作者说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快速反应。 还有就是多观察光线的来源。 就算没有相机的时候也多练习观察光源。 2.先找到光源再说记住要先找到你想拍摄场景中的光源,就算是白天也一样。 在晚上先找到光源就变得更重要,因为在晚上就算画面再棒没有适当的光源还是白搭。 因此建议先找到你想拍摄的场景附近的光源,挑选你喜欢的光线,然后等待画面发生。 如果你将相机对准光源本身,你想拍摄的物件会变得比较暗,不过这样你可以拍到很棒的招牌,以及人物脸上比较戏剧化的光影。 就像上面那两个男人脸上的光线一样。 我自己的经验:找到光源之后要随时准备将焦点移到你想拍摄的人物或物件上,就像作者说的,你将相机瞄准光源本身,那你想拍摄的人物或物件会变得很暗,到头来你只会拍到左者说的霓虹招牌(光源),因为在光圈先决的状况下,当将相机瞄准光线的时候相机的光圈会缩小,此时除了光源本身之外的所有物件都会变暗。 因此建议看到光源后还是要随时准备将相机重新对焦测光。 当然,除非你想拍漂亮的招牌,那将相机一直对着亮亮的招牌也无妨。 3.拍摄夜生活夜间拍摄就尽量试着观察白天不会发生的场景,象是夜生活。 这边有一些值得看看夜间进行的拍摄项目。 Maciej Dakowiczs Cardiff After Dark.我自己的经验:台北市对我来说是个不夜城,夜间其实有很多夜生活的场景可以拍,象是Club,捷运站,地下街,骑楼旁,夜市,一些白天看不到的场景都会在这些地方发生。 4.适当的拿捏拍摄的距离知名战地摄影师 Robert Capa 说过: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不够靠近。 但通常在夜里我会适当地拿捏这个说法。 我曾经试着很靠近我想拍摄的人物。 但在夜里若适时地后退一点,并将你想拍摄的对象以及外围的场景框起来,会拍到白天看不到的场景,这种拍摄方式通常可以将人物当成配角,而以整个氛围去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拍摄技巧的优点是当你与拍摄对象保持一段距离时,你不需要太快的快门速度。 可以相对比较容易拍出比较清晰的画面。 在远处也许你可能可以用1/60的快门就能将移动中的人物定住,但若是靠近,也许快门速度就要加快到至少 1/125。 我自己的经验:非常同意作者的说法,当拍摄距离拉远时能比较容易的将人物定住,与正在移动的拍摄对象靠的越近所需要的快门越快。 这除了可以让你拍下整个氛围,也能透过拍摄到的人物加强故事性。 一举两得啊~除非你想拍摄的对想完全没在动,此时你就可以考虑靠近一点为画面多增加一些细节。 5.脚架以及模糊效果街头摄影最理想的拍摄方式是手持相机,原因是你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什么状况,手持相机能让你做出最快的反应。 不过有一个例外的状况是当你想锁定一个区域拍摄人群的往来及移动中的状态。 此时你可以试试比较慢的快门速度,例如每秒 1/8。 上面这张照片花了我一段时间,因为我希望人群在画面中的比重可以平均分布,而且也希望能在前景拍到一些有趣的场景,就像画面右侧的女生看着那位穿红色格子衬衫的男生,而那个男生又转头看着另一个女生。 这个颇有故事性的画面花了我一点时间,拍了好几张才拍成。 我自己的经验:通常我习惯带一机一镜上街,加上一个背包,里面有笔记本,备用电池,记忆卡,一瓶水,手机等等,有时甚至会有笔记型计算机,加上脚架会拖慢我的速度,走久了也会很累。 而且晚上视线较差你必须更敏捷地移动。 而且对我来说用到脚架的机会真的太少了。 6.闪光灯用闪光灯是在夜间拍摄时再明显不过的方法了。 不过用闪光灯会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个人不太喜欢用闪光灯对着人拍,别说别人不舒服,我自己都觉得不舒服了。 我比较偏好运用夜间的一些环境光源。 但很多街头摄影师的确会使用闪光灯在夜间拍摄,运用得当的话其实能拍出不错的效果。 运用闪光灯让你在夜间拍摄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可以使用更快速地快门速度以及更浅的景深,而且也可以不必烦恼ISO太高而产生的噪声问题。 在夜间使用闪光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聚焦在某个人物或物件,拍摄时只会清楚的突显那个主体,其他背景都是暗的。 或是将距离拉远一点,让整个场景都拍进去,只是让你的拍摄主体稍微突显一点。 这要看你的画面想传递什么讯息而定。 我自己的经验:就像作者说的,他会觉得用闪光灯对着人拍不舒服,我也是,在街头摄影时我不喜欢被注意。 因此不管白天晚上我都不会使用闪光灯。 不过国外有些街头摄影是运用闪光灯拍摄出了名的。 像是Mark Cohen,Bruce Gilden,Charlie Kirk,Dirty Harrry。 7.关于过多噪声及曝光不足调高ISO时试着尽可能的调整曝光到正确的数值。 很多时候就算你觉得已经将曝光值调整到正确,还是因为环境太暗而让你的曝光无法精确。 要将每张照片拍到最正确的曝光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部份的时间建议是宁愿拍曝光偏低的画面然后运用后制将曝光直提高。 对于那些可能会有噪声或曝光不正确的照片,我都会先在后制软件象是Lightroom里将曝光以及构图调整好。 当然很多时候曝光值调整到正确的时候噪声会多到不行。 但有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拍摄时不要用JPG,而是用RAW档。 我会先在RAW档里试着将噪声去掉,然后再加回去一点,因为我喜欢照片看起来有点底片的味道。 市面上有很多去噪声的软件,象是PhotoNinja, Topaz DeNoise, 以及 DxO。 我个人偏好Lightroom里的去除噪声功能。 如果我真的很喜欢某张照片,而噪声还是多到很糟的话,我甚至会用Photoshop去加上一点模糊的效果将噪声减低。 然后再进Lightroom加回一点点噪声让照片有点底片的味道。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噪声可能让照片看起来会不完美,不过会别有一番风味。 我自己的经验:通常相机自动产生的噪声会很糟,不过像作者的处理方式可以将噪声变得好像是底片般的效果。 不过我个人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处理噪声,如果噪声真的多到让照片太糟,我个人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照片转成黑白(自己觉得黑白照片对于粗粒子的接受程度比彩色照片好很多,有时反而能为照片增加戏剧化张力),二是直接忍痛放弃该照片。 街头摄影其中一项功课是要学会不要留恋某张照片,下一张会更好。 8.关于模糊及不完美尽可能地将照片拍的清晰,不过请记得不见得照片模糊就是不好,就算有时拍的模糊,还是有它的价值。 在夜间拍摄时不用斤斤计较的要将每张照片拍的清晰无比。 画面中的内容以及整个氛围是否有到位才是你要考量的重点。 可以试着在快门1/60到1/30的速度下手持相机拍摄,当你拍摄的对象在移动中又点模糊的时候有时反而能为照片注入更多动感的能量。 我自己的经验:同意作者的说法,很多经典的街头摄影作品不见得是最清晰的那一张。 除了一味的追求清晰的画面,要考量的元素还有很多。 象是故事性,构图,氛围等等。 9.晚上拍的照片本来就该是暗的这说法也许听起来有点理所当然,不过我想说的是我认为晚上拍的照片本来就应该看起来象是在晚上的环境下拍的不是吗?画面上会有很多黑暗,曝光不足以及一些看不清楚的的细节。 如果你看看夜间拍摄的照片的 histogram(色谱曲线),你就会发现与白天拍摄到的照片比起来,夜晚拍摄的照片在histogramg上光暗偏度会大幅度偏左(暗部)。 当你用自动曝光在夜晚拍摄时,相机通常会错误解读场景很暗而产生过曝的状况。 此时你会希望将曝光度减一(大部份的相机是以 -1 代表降一级曝光)。 夜间拍摄到像白天一样的效果没什么对错,不过我的重点是不要担心你在夜晚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太暗,因为那正是夜晚真实的样貌。 我自己的经验:我不常在夜间拍摄,但当在夜里拍摄的时候我的确会想将晚上的氛围拍出来,不然白天去拍就好了。 10.注意安全要看你本身住的区域,不过晚上带着相机出门闲晃并不总是安全的。 尽量保持轻便,并随时警觉注意安全。 拍摄之前先研读你的拍摄对像,不要什么都拍,甚至可以跟一两位朋友或摄影师一起行动。 你不希望因为在夜间街头摄影让自己陷入麻烦。 我自己的经验:不用说晚上,我曾经在白天到西门町的的深巷里,看到吸毒的人坐在巷子角落打盹儿。 我拔腿就往回走。 在万华的时候也碰果几个看起来不太好惹但我很想拍的对相迎着我走过来,我也没拍。 晚上出门视线更差,环境掌握度也比较低,随时保持警觉,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用胶片相机拍摄街头摄影的十个建议

这是一篇源自美国街头摄影师Eric Kim部落格的文章,内容是他分享用胶片街头摄影的技巧及建议。下面除了原文翻译之外在每一段后面我也加了一点自己用胶片拍摄的心得。

1. 用胶片拍摄宁愿过曝也不要曝光不足。因为在胶片比较容易显示一些明亮处的细节(但在暗处的细节比较难以修复)。Eric 说在彩色胶片稍微过曝也比较容易加强颜色的对比。

我的心得:之前用数码拍摄的测光都几乎都很精准,我通常喜欢照片阴影处暗一点所以用数码相机拍摄时都会刻意降低曝光拍摄。但用胶片机透过观景窗只有向左跟向右的箭头告诉我曝光是否正确。之前对胶片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拍摄时都会像用数码相机时一样稍微降低曝光,但照片出来常常都是对比很小或颜色不饱和。

Frank Oscar Larson

2. 如果拍摄时要增感,记得在胶片壳上做标记。Eric 说他通常都会在将胶片放进相机前先标明避免忘记。

我的心得:一定,一定,一定要标明,而且送洗时一定要跟照相馆说。我曾经有一卷增感的黑白胶片,我有跟照相馆说但胶片壳上没有标明,他们可能忘记了。结果洗出来整卷三十几张几乎一片黑…

Frank Oscar Larson

3. 如果你过去未曾拍过胶片,或只是对拍摄胶片好奇,不要急着买相Leica那种价钱偏高的胶片相机。去买一个最便宜的胶片机来体验。如果你拍了几个月后真的非常喜欢。到时候再考虑投资一部喜欢的胶片机也不迟。

我的心得:买个便宜的胶片机,或用借的也行。先试拍一阵子。我自己想拍摄胶片已经好一阵子了,上网研究了很久,看了很多文章,正反面的评价都参考,才决定开始拍摄胶片,买了一部二手Leica M6, 一堆胶片,跟一个胶片扫描器。拍胶片有好有坏。对我来说拍摄的不说,其中一个很过瘾的部分是不用担心电池充饱没,记忆卡清了没,拎起相机抓几卷胶片就可以出门。但拍胶片很麻烦。每30几张就要停下来换胶片,拍完之后尤其麻烦,要送洗,扫描(我自己扫,因为希望在颜色上有完全的控制),前后过程可能要两个礼拜才能看到照片。但拍胶片的跟手感真的不是数码相机能取代的。

Frank Oscar Larson

4. 用400感光胶片拍摄时有些不错的设定:在光线非常好的天气设定 F8, 1/1000 。光线还可以的天气设定 F8, 1/500。在一天中的黄金时段(夏天时大约下午两点半点到五点的晴天光线)设定 F8, 1/250。有些阴影时的设定 F8, 1/125。阴影较多的设定 F8, 1/60。

我的心得:我想这跟数码相机的设定没差太多。虽然街头摄影建议是尽量保持一个固定光圈快门设定,因为看到画面时没时间再去做调整。通常我最喜欢的设定是快门 1/250,但光圈会看状况调整。光圈常常要做事实的调整,需要长时间练习及去判断。

Frank Oscar Larson

5. 不要觉得自己是在“浪费”胶片,而在每个喜欢的场景都只拍一张(数码相机通常应该会连拍)。如果看到某个很棒的瞬间,多拍几张,试试不同角度,设定。如果那个氛围或场景真的值得,甚至可以用上整卷胶片只拍一个场景。

我的心得:说真的,拍胶片每按一次快门就是几块钱,这种烧钱的感觉太有感了。不过 Eric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计算过,他用Leica M9跟 5D MarkIII 以及Leica M6 跟一堆胶片举例(有兴趣可以去找找)。整个换算下来其实胶片还是比数码相机便宜。

Frank Oscar Larson——

6. 体验胶片相机时建议可以试试下面的方式:请一位朋友当模特儿,拍摄一连串同的场景跟姿势的照片,但每一张都用不一样的光圈,快门,然后每拍一张就记下自己当时的设定,像是快门,光圈,以及当时光线的状况。当洗出照片时再与记录下来的资料比对。这样你比较能够找出理想的设定,以及拍出你想要的样子。

我的心得:这个建议不错,我自己到还没有这样试过。

Frank Oscar Larson

7. Eric 认为应该试著尝试不同的胶片。但一旦你找到还算满意的胶片,建议是就不要换了。这样可以让你保持一贯的作品风格。坚持一种胶片久了也能让你更了解一些细微的差异,像是增感,减感后的成果如何,白天,或晚上拍出来的感觉如何,对比跟颜色等等。

我的心得:我目前试用Kodak Portra 400跟Fuji X-tra 400,Kodak Portra 400的色彩没话说,是我彩色胶片的首选。但一卷要250 C 260,不便宜,Fuji X-tra 400 的色彩很接近Portra,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这两卷。

Frank Oscar Larson

8. 很多人担心机场安检X光会毁了胶片。但事实上如果你用感光度400的胶片,过机场安检的X光完全不会有问题。但感光度800-1600的胶片可能就会有问题。

我的心得:如果真的很担心,有很多厂商出防X光的胶片袋。或建议将胶片随身携带,过安检X光时可以要求安检人员手动检查。

Frank Oscar Larson

9. Eric 说他通常平均50卷胶片只会有一张让他非常骄傲。建议以这种标准当参考,你拍到超赞的街头摄影作品的机率不会太高。

我的心得:请要非常严苛的挑选自己的照片,我还常提到这一点,拍摄时会因拍摄当下的情感连结将照片的美好过度放大。试着过很久一阵子将照片冲洗或弄出来看。抽离感情,严苛挑选自己的作品。这样才对得起看照片的人,自己也会进步。但50卷1800张才有一张非常骄傲的照片我其实怀疑他有点夸张了。

Frank Oscar Larson

10. 不要觉得拍胶片是在浪费钱。当作是一种投资。胶片绝对能带给你数位相机无法提供的及乐趣。

我的心得:我只能说拍胶片会上瘾。

Frank Oscar Larson 胶片摄影街头摄影
相关标签: 技巧一览街头摄影哪些数码相机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6cee73cb0d85968eda51.html

上一篇:买相机选套机还是单机新手学摄影器材选购详...
下一篇:移动硬盘便携式存储解决方案移动硬盘便宜1t...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