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夏季洗澡时间-了解生病的危险!


文章编号:13241 / 更新时间:2024-03-02 12:17:45 / 浏览:

夏季出汗较多,可能会增加洗澡的频率。不同水温洗澡时,对血管、心脏和皮肤都有影响。冷水冲洗并不能像温水那样有效降温。那么冷水澡对哪些人群有益?最佳洗澡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

01****当天气炎热时,人们很容易出汗,此时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用冷水沐浴,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史和心律失常的人来说,在夏季尽量避免冷水澡。这种骤冷的刺激对身体来说是一种额外负担。即使表面健康的人士也可能在外部刺激下暴露潜在疾病风险,因此洗冷水澡时要格外小心,最好采取缓慢适应的方式。一般建议,可先用冷水冲洗四肢,再用冷水湿润毛巾擦拭胸前和背后,最后全身淋浴。如果感到发抖,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加热水温。请注意:无论何种人群,在剧烈运动后最好不要立即冷水冲洗。

02****洗澡水温是否越高越好?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水温过高也存在风险。随着热水的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38°C~40°C较为适宜。

03****5个洗澡的不适时机:

1. 高强度体力或脑力活动后:剧烈运动后,血液循环活跃,立即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尤其不宜冷水冲洗。

2. 吃饱或空腹时:饱餐后,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洗澡会导致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减少,可能引发消化不良。空腹时,血糖较低,洗澡会增加供应脑部的血液量,可能导致晕倒等意外。

3. 饮酒后:醉酒会影响平衡感,容易在湿滑的浴室里跌倒。

4. 低血压或低血糖时:在低血压、低血糖或极度疲劳时洗澡,可能因缺氧导致眩晕或休克。即便必须洗澡,也不宜过久,要保持通风,增加氧气含量。

5. 就寝前:洗澡后人体会稍微兴奋,不易入睡,因此最好不要就寝前洗澡。在睡前1~2小时洗澡,能够缩短入睡时间。

04****洗澡的最佳时间并非指早晚哪个更好,科学上并无固定洗澡时间,但洗澡时长则有建议,一般10~15分钟的淋浴足够,泡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洗澡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劳,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脏问题,乃至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


夏天洗澡洗的心塞!只因忽视了这5个时间段,毛病还真不少!

夏季洗澡时间了解生病的危险

一个人的一天有24小时,哪个时间段对您来说最快乐,最舒适?睡觉吗?是用餐吗?还是学习?对于小编来说,当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洗澡,沐浴让无数的水滴落在自己身上,洗掉今天所有的烦恼,看到它最终流入下水道,感觉永远不会回来真的很爽。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有一个浴缸,那真的是最好的。 在这个时候,沐浴是人间的天堂,但在夏天,洗澡也很有讲究,不是你想洗就能洗,这5个时间段,请不要洗澡!一、夏天洗澡要避开这5个时间段1、吃完饭后就洗澡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由于每天下班回来的时间比较晚,吃完饭后时间已经快到八九点,这个时候的困意就上来了,就想吃完饭马上洗一个舒舒服服的澡,然后就可以躺在床上惬意的玩起手机了,其实在吃完饭就马上洗澡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会让食物不容易消化对健康有影响。 2、刚起床就洗澡在早晨起床后,我们也是不宜开始洗澡的。 我们在早上起床后,我们的脑子都是昏昏沉沉的。 在这种状态下洗澡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我们出现低血糖等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这对于自身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症状。 3、运动后马上洗澡现在很多人为了身体健康,而选择运动健身,但是在大量的运动之后,身体会出很多的汗,附着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于是有些人会选择运动后立刻去洗澡,但是这样的做法虽然当时会让人很舒服,但是此时人体的毛孔都是展开的,容易导致感冒等症状的发生,还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突发。 4、喝完酒后洗澡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空闲的时候都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酒谈心。 喝完酒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想着洗澡,其实这个时候洗澡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酒精会让肝脏来帮忙新陈代谢,特别是对于血管来说加大压力,很容易引起爆血管,而且酒后洗澡对肝脏的运作有所影响,酒后洗澡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5、睡觉前洗澡我们在睡前的一个小时内,是不宜进行洗澡的。 很多人都可能会犯了这个错,觉得睡前洗澡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但其实,你知道吗?我们在睡前是不宜洗澡的,热水冲在我们的头上,很容易就会导致对我们的大脑造成刺激。 二、洗澡有6大注意事项!1、洗澡频率不宜太多目前处于夏季,人体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 而冬、春、秋季,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 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1~2周一次即可。 2、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或稍高于皮肤温度,即35℃~40℃。 若洗澡水温度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 若水温高于43℃,还可能导致皮肤老化。 夏季洗冷水澡时水温不能过低,因为水温过低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 即便夏季洗冷水澡,水温也应以不低于10℃为好。 3、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 盆浴20分钟,淋浴3~5分钟即可,因为高温、高湿度、相对密闭的环境会使人感觉不适。 心脑血管病患者洗澡时间过长可发生晕厥。 4、洗澡应先洗脸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洗脸、洗头,最后洗躯干四肢。 否则头上的油脂会使背部再次污染。 5、搓澡巾不宜太硬建议使用柔软的毛巾,避免使用尼龙搓澡巾。 因为粗糙的洗澡巾会损伤皮肤,引起传染性软疣(水瘊子)的传播。 要避免共用搓澡巾,以免交叉感染。 6、根据体质选择沐浴露夏天可选用含有薄荷等植物提取物的沐浴露,因为它可以带给人们凉爽的感觉。 冬天可选用含有保湿成分的沐浴露。 油性皮肤的人可选用硫磺香皂或含有抗细菌、抗真菌成分的沐浴露或香皂,因为这些成分可减轻或预防毛囊炎、花斑癣等皮肤疾患。 上述文章即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夏天洗澡要避开这5个时间段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者建议晚上睡前2小时洗澡,这时不仅可以帮助你洗去所有的污垢,还可以放松身体,缓解疲劳,而且不会轻易影响睡眠质量。

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夏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除了高温天气也是一个让人很难忍受的季节。 夏季的炎热让很多人燥热难耐,再加上白天出很多汗,通常回家后洗澡冲凉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可是你知道吗,洗澡的时间点如果掌握不好,可能会诱发意外,这绝不是笑话,快来跟随一起看看夏季洗澡要避开哪6个时间段吧。 夏季6个时间段不宜洗澡1、发烧时炎热夏季发烧时,切不可洗澡。 当人的体温升高至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会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2、低血压时在夏季血压低事不适合洗澡。 这是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会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3、满头大汗时炎热夏季,很多人经常会满头大汗,但越在这时候越不能洗澡。 因为人出汗时,皮下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被堵死。 4、饱饭后俗话说饿不洗头,饱不洗澡。 刚吃饱饭后洗澡,热水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导致胃部血液减少,影响消化,加重胃的负担。 5、喝酒后一个人酒后不适合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 酒后洗澡,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在洗澡的时候会被消耗。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血糖会大幅度下降,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6、劳动后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应休息一下以后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夏季洗澡有两大讲究讲究一:温度在夏季洗澡时,水温不宜过低更不宜过高。 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 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 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 讲究二:次数夏季天气炎热,但需要控制洗澡的次数。 夏季汗液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 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免出现心脑缺氧、缺血的情况。 洗澡的水温依正常体温,对人体起到不同的作用。 1、热水浴:大约38℃-40℃洗澡前可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 热水澡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 2、温水浴:大约35℃用手试,感到稍热。 这是一种比皮肤温度略高,比体温略低,非常适合泡澡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夏天提倡洗温水浴。 温水浴能起到镇静神经,减轻心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瘙痒等有良好的疗效。 3、冷水浴:大约20℃坚持冷水浴不仅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进血液稀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外,冷水浴对于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保持皮肤健美都有一定作用。

夏天哪些时间洗澡是致命的?热瑜伽后洗澡会有哪些危害?

洗澡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洗澡更是能让人感觉清爽很多,皮肤上不再是黏黏糊糊的,但是洗澡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我们不能不看时间而随意洗澡,那么夏天哪些时间洗澡是致命的?热瑜伽后洗澡会有哪些危害?1、哪些时间洗澡会致命起床就洗澡早起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神振奋,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发生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 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 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睡前冲个澡热水会使体温迅速升高,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如果洗完立刻上床,会令人难以入睡。 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如果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 饱餐后洗澡空腹不能洗澡,饱餐后同样不行。 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此时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 此外,酒后也不宜洗澡,否则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 建议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1~2个小时。 洗前准备不充分秋冬季节,如果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巨大的温差会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这对于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危险。 如果再加上通风条件差,就会引发头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所以,刚从户外归来不宜立刻洗澡,冷天洗前要做5分钟热身,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从头洗到脚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 这是因为,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 洗脸的方向应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 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尤其是天冷时,应先用热水将双脚冲热。 刚进入浴室时,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如果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 图干净,使劲儿搓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使劲儿用搓澡巾搓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建议勤洗澡,而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沐浴露一次挤很多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 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另外,沐浴液中还有一种抗氧化剂BHT,当这种物质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也会变得异常活跃。 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洗后最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2、热瑜伽后洗澡危害1、加剧心脏的负担练完瑜伽后身体仍旧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这时洗澡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加剧心脏的负担。 2、不利于滋养皮肤皮脂与汗液会形成皮脂膜,可起到非常好的滋养皮肤的作用,这也正是瑜伽具有美容护肤功效的内在原理之一。 所以,练完瑜伽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立即洗浴就会破坏掉这一层有益物质。 3、湿邪易入侵致病高温瑜伽,出汗严重,毛孔打开很明显,如果此时立即洗澡的话,寒湿湿气一下就通过汗毛孔进入体内而致病。 而且,如果长期这么做的话,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相关标签: 短命!洗澡的最佳时间夏天这样洗澡=生病了解一下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7c5eacfedce7513938da.html

上一篇:挑战极限11天不睡觉纪录背后的奇迹与挑战...
下一篇:探寻地底奇迹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示意图揭秘...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