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原理介绍及优劣对比-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 (原理介绍及优点和缺点)


文章编号:20459 / 更新时间:2024-04-22 13:51:20 / 浏览:

在当今的相机市场上,防抖技术主要分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两种,那么哪种技术更好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的原理

原理介绍及优劣对比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原理

光学防抖

光学防抖利用浮动镜头透镜来校正光轴偏移现象。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镜头中的陀螺仪检测微小移动,然后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这个处理器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补偿位移量,并通过补偿镜片组和镜头抖动补偿来有效改善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

电子防抖

电子防抖采用偏移方式实现,其主要原理是:首先将CCD放置在可自由移动的支架上。当陀螺传感器检测到抖动时,它可以处理抖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等参数。计算出可以抵消相应抖动的CCD移动量。

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哪种更好?

光学防抖技术的设计和制造要求较高,因此成本也较高。其功能强大,效果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启防抖功能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两到三档,从而避免手持拍摄时出现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效果尤为明显。

对于变焦较大的相机来说,加装光学防抖装置后,效果会更加明显。变焦越大,即使轻微的抖动也更容易出现,因此该装置可以使镜头更加稳定。因此,光学防抖比电子防抖效果好很多。

结论

因此,在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之间,光学防抖技术在效果和灵活性方面都优于电子防抖技术。如果你追求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拍摄灵活性,那么光学防抖相机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数码相机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图像防抖的区别!

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因为拍摄者抖动造成图片模糊不清而开发的技术,称为防抖技术。 防抖技术可分为:光学防抖、数码防抖两种。 光学防抖: 1、一般采用磁包围技术,使镜片位移来抵消外部抖动。 此技术最复杂、最先进也最有效。 2、采用CCD位移技术防抖。 此方法技术比较简单,但效果不如前者。 电子防抖: 采用提高感光度ISO值的方法来提高快门速度,从而相对降低抖动。 此法效果不明显,且 因为提高了ISO值造成噪点增大,影响图片质量。 图像防抖: 图像防抖是摄像机的技术,与数码相机一样可分为光学与电子两种,防止图像抖晃影响观看。

手机电子防抖和光学防抖之间的区别

光学防抖光学防抖是利用安装在镜头里的一组可以上下左右活动的镜片(PSD镜片)来完成的。 当手发生抖动时,检测电路检测出抖动的方向,经控制电路控制PSD镜片相应地移动,对抖动进行补偿。 这种方式补偿效果好,补偿后画面没有损失,但电路及光学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只有高档的3CCD摄像机配备。 某些品牌所采用的CCD防抖其实是光学防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其原理是将CCD安置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先检测出是否有抖动,由于使用陀螺传感器,抖动的检测与其他公司基本相同。 然后传感器检测出抖动的方向、速度、移动量……检测的信号经过处理,计算出可以足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 电子防抖电子防抖使用数字电路进行画面的处理产生防抖效果。 当防抖电路工作时,拍摄画面只有是实际画面的90%左右,然后数字电路对摄像机抖动方向进行模糊判断,进而用剩下的10%左右画面进行抖动补偿。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成本低,但却降低了CCD的利用率,对画面清晰度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DV拍摄的静态图像无甚帮助。 多数低档的单CCD摄像机具有电子防抖装置。 当拍摄静像的时候,个别DV、DC机型(比如富士数码相机)。 还有一种所谓的自然防抖技术。 其原理很简单,即是通过提高ISO感光度进而提高快门的速度来弥补抖动。 显而易见,这种技术大大增多静像照片的噪点,降低图像的实用性。 毫无疑问,光学防抖在技术以及最终效果上都要好于电子防抖。 如果你故意抖动的。 那么是不是快门比较慢了呢,因为镜头设定的抖动幅度本来就不是很大的呢。 如果快点的快门,应该不会产生很模糊的现象吧。


相关标签: 场上哪种数码相机防抖当前市光学电子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c274adb2b51080ad3845.html

上一篇:数码摄像机品牌全解析助你轻松选择心仪之选...
下一篇:莱卡相机设置指南掌握高级摄影技巧的综合介...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