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掌握摄影之道的必备指南 -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详解 (掌握摄影之道的人)


文章编号:20293 / 更新时间:2024-04-19 19:33:00 / 浏览:

拍照并不仅仅是专业摄影师的事,人人都可以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那么,普通人该如何使用数码相机,才能跟专业摄影师一样拍出出色的照片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数码相机拍摄技巧有哪些吧!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之人像模式

掌握摄影之道的必备指南数码相机拍摄技巧详解

用途:此模式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做出浅景深的效果。而有些数码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技巧:在这种拍摄环境下,只需注意取景和构图等问题。如果在室内拍摄并使用闪光灯,应打开数码相机的防红眼功能。机子与目标之间应保持一段距离,在远处再用变焦放大功能拉近目标拍摄。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之风景模式

用途: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技巧:只需注意环境光线,例如不要让阳光直射镜头。而在日落等环境下可能要自己手动调节白平衡。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之全景模式

用途:拍摄超宽幅度的画面时,数码相机会在每张相片后留出多余位置,帮助摄影者连续拍摄多张风景相片,再组成一张超宽的风景照。

技巧:拍摄时需用一些较明显的地方(如建筑物)作为衔接标记,使拍摄下一张相片时更容易结合。建议使用三脚架拍摄,以保证画面稳定和对位准确。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之夜景模式

用途: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

技巧:拍摄夜景时应使用三脚架;采用Timer延时模式触发快门。

以上就是PConlineIT百科小编为你分享的数码相机拍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手摄影技巧解析

导读:对于新手摄影师来说,想要拍出好的照片,还是要下很大的努力的。下面一起跟着我来看看新手摄影技巧有哪些吧!

一、入门玩家进级攻略,三招搞定微距摄影

第一招:使用增距镜

其实所有使用增距镜的朋友都知道,接驳了增距镜以后,相机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得更大,同样的,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由于使用增距镜时,最近相机对焦距离不会改变,所以也能让拍摄的物体比原来更大。不过这招的使用,有一个限制和两个缺点。

限制:

就是只能用在微距能力不强的相机上,或者是用在相机的长焦端。因为微距能力过于强劲的DC,微距往往在广角段,距离往往达到1~2cm,接驳了增距镜以后,再拍微距,有可能无法对焦。对于单反相机来说,由于对焦距离原本就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在乎这个问题。

缺点:

1、增距镜使用以后,镜头的光圈会变小,虽然相机上显示的光圈数值不会改变,根据相机内测光的结果拍照,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光圈的真正数值,应该是显示的光圈数值乘以增距镜的倍数:比如,一只镜头在接驳了2×增距镜以后,当使用光圈为F2.8的时候,实际的光圈数值是2.8×2=5.6。这个时候,虽然按照测光结果,仍然能拍摄,但由于实际光圈变小,焦距变长,这个时候,快门速度会变慢到手持的时候,可能因为轻微的晃动而模糊的程度,所以,最好使用三脚架来保证图片的清晰。

2、增距镜往往不轻,有点重量的哦。所以接在相机上的时候,容易头重脚轻,即使放在三脚架上也不能绝对保证平稳,按快门的时候,产生的震动,也会造成拍摄的失败,最好是使用自拍,或者用快门线进行拍摄。把震动减到最低。

第二招:使用近摄镜

近摄镜,其实就是凸透镜。有三片一组的,也有单片的。有+1、+2、+3、+4等几种规格,数值越大的,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多片叠加使用,非常灵活。

优点:投资不大,一般就200~300元, 可以买三片一组的了。机动灵活,镜片毕竟不像增距镜那么占体积。几片任意组合,灵活度高。使用近摄镜的时候,光圈不会像使用增距镜时一样减小,所以可以比 增距镜更为大胆的使用。部分广角附加镜的最后一片镜片是可以卸下来的,作为近摄镜使用,所以有广角镜和准保买广角镜的朋友注意了哦,你买的东西,是否还附带了这样一个有用的功能。

缺点:这种方法由于近摄镜改变了镜头的光学结构,因此成像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解决方案还是有的。首先,要装滤镜,肯定要买转接环,转接环一般都有较大口径和较小口径的两种选择。这个时候,还是用较大口径的。而如果是镜头前边有滤镜螺纹,可以直接接滤镜的那类DC或者单反,则最好买大一号的转接环,使用大一号的近摄镜。口径大的滤镜,可以让DC利 用该滤镜的中心部分成像,避开边角成像质量差的部分,获得比较好的成像。其次,在使用近摄镜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长焦端,这样做同样是充分利用中间部分 的成像。第三,适当收缩光圈,光圈小,利用镜头边缘部分就少,可以近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几招联合,成像质量下降并不会太明显。

二、新购机者必看想要拍出好照片四点注意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说到产品说明书,应该是在我们拆机 过程中往往最先看到的,然而却被绝大多数用户随手扔在一边,毫不理会。殊不知对于普通家庭用户以及一些摄影初学者来说,产品说明书可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当 我们将刚刚买回来的相机抱回家中,打开包装检查无误后,通过仔细翻阅产品说明书,或者部分产品自带的快速上手指南,表面上似乎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却是在最 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相机各部分的功能设置,以及常用的操控方法。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相信即便是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消费者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之后也 能够有所发现,解决之前困扰的难题。

·不要迷信自动模式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能和成像效果扯上关系的参数设定一般包括:感光度、曝光、白平衡三项。而初学者使用最多的当属AUTO模 式,在这一模式下,上述三项参数都是由相机自身控制的,不可人为进行更改。但往往在一些复杂光线条件的室内或是夜晚,自动模式并不能帮助我们拍摄出满意的 相片。这个时候便需要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动操作来解决了。例如在一些光比较大的环境中,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不够准确,我们可以在P档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下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调节,从而达到理想值。另外在夜晚拍摄时,如果使用自动ISO,相机往往会使用最高的感光度来保证快门速度,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噪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光线情况,适当调高感光度并开启内置闪光灯来应对。

三、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

主次不分

常常看到公园里留影的人们,摄影者与被摄者离得远远的,而使用的相机并不带有变焦镜头,我们可以断定这不会是一张成功的留影。因为摄影者搞不清他所要表现的 是什么,是人物,还是风景?从构图安排和主题构思上讲,照片只能有一个主体,而其它内容应以主体为中心,起陪衬作用,并更好地突出及表达主体内涵。从室外 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以人物以中心。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 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

(2) 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 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 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阴阳脸与大黑脸 “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 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 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 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头上长树 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

四、新手学摄影感光度如何把握?

设置感光度

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一般情况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感光度越高越好。但是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也下降,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但不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环境。

很多玩家常常会碰到以下的情形:在展览馆等禁止闪光灯的场所拍摄,我们不得不禁用闪光,结果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而如果使用了闪光灯,拍摄对象会产生反光的结果影响画面。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室内或者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要拍摄出效果好的照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ISO的调节实现。当然,如果提高ISO设置,会使得照片的颗粒感变得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了。如我们熟知的传统相机那样,ISO感光度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感度,有100、200、400等值。感度值越大越适合用于光线昏暗的场所,但却会损失色彩的鲜艳度和自然感觉。

顺便提一下,在对色调和图像再现要求严谨的时候,最好使用ISO感光度为25和64的低感光度胶卷。而为了能够满足多种场合使用,经常都使用ISO感光度为400的胶卷,甚至也有使用适合于昏暗场所拍照的ISO感光度为800和1600胶卷的(一次性相机)。

尽管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但是却配备了与此相似的机能,也能够改变它的ISO感光度(有的机种ISO感光度设定不能改变,请自行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上确认)。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

这里我们是要防止在昏暗场所中发生手抖,于是将ISO设置成了400。我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ISO设置。首先,调出菜单画面,并选择ISO感光度。然后从ISO感光度中选择最高值400。ISO感光度提高一倍后,将快门速度提高一倍能进行基本同样的曝光(镜头光圈保持不变)。

五、为初玩摄影的朋友支招!

(还没买相机而准备玩摄影的朋友的应该看看以下内容!)

1、 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 、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 、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 、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 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6、 网上的好看照片,包括论坛里的精品照片,特别是数码作品,,几乎都有后期的精心制作,这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论坛里,有心请教DX的话,应该多从他们那里诚恳的挖掘PS大法,而不是采访他们按动快门一瞬间的灵感是哪里来的------我的意思是,灵感是很难学会的,而技术是共通的.

7 、参加各种拍摄活动固然可以迅速提高水平,但是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摄影是门孤独的艺术,不论是人像还是风光,独立思考之下才可能有独特风格的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所以,我的观点是,想多交朋友,就多参加活动;想长进摄影技术,就尽量单练,自己悟自己的,其乐无穷.

8、 既然是玩摄影,就不必遵守太多的教条,可以先沉浸在自我满足后,再慢慢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毕竟摄影是主观艺术嘛.当然,得到更多人认可是种让人上瘾的享受.我的意思是,不必太把别人的评价当回事情,没有人比你自己理解自己的摄影追求.

9 、拍人像,不要从美女帅哥开始,那会让你有种惰性.真正的美女帅哥怎么拍都好看.建议先从老的和丑的拍起,而且拍这样的模特心理压力小,一般也不苛求你拍的多好,而他们一般也知道自己不怎么上镜,而你一旦拍好了,多有成就感!

10、 在摄影论坛评片,对于新手来说,更不要去吹捧DX,妄图以此换来DX好感而教你几招根本就是白搭,正确的做法是,合理拍砖,带着质疑去提问~~~DX们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澄清他的创作理念,这样,就提高更快了.

六、新手要学的构图基本知识!

构图要讲究呼应和对称,这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基于这一点,摄影作品的构图也要注意已下几个方面:

1、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2、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补色,所谓红花绿叶配就是这个道理。同色平衡,穿黑色衣服的人一般不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3、 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有时我们在画面上发现空缺不均衡的时候,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弥补画面不足之处;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 上重下轻的时候,可用山石、栏杆做前景,色调深使画面压住阵脚,达到稳定、均衡的作用。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现实生活中,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均 衡的形式:桌子四条腿是稳固的;盖房子如下面小上面大,就给人一种不稳固的感觉;挑担子一头重一头轻,使人走路不便;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显然是求得身体均衡 以合乎这一劳动特点的姿态……。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并且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起作用。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 感到稳定,和谐,完整。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a、对称式构图,对称一直是我们民族强调的东西,历来的皇宫。都城都是对称布局的。它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b、虚实呼应式布局,就像江南园林。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一幅田园风光里比如左下角有一头耕牛,右上角的天空里最好应该有一片云

七、真正的全景 怎样用数码相机拍摄全景相片

在数码影像技术出现之前,人们获取全景照片的途径有二:用专用的全景相机旋转拍摄或专业的暗房师手工拼接,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普通摄影爱好者很难做到的。APS相机所吹嘘的“全景”只是利用了超广角镜头的大视角,严格来说称之为“遮幅照片”更为合适。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普及使全景摄影变得容易起来,只要有一台数码相机和可以运行图像处理软件的计算机,谁都可以尝试制作视角惊人的全景照片。

拍摄要点

用来拼接全景的照片有一定要求,如曝光值相近、色调相近、依次排列、相互稍微重叠等等,拍摄时有些注意事项。

1、焦距的选择

有人认为拍摄全景照片时要使视角尽可能的大,因此应该用最短的焦距(广角镜头或变焦镜头的广角端),这样需要拼接的照片幅数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拍摄时省 了事拼接时就麻烦了。因为广角镜头透视效果强烈,尤其是画面的边缘,容易发生扭曲,拼接时很难做到天衣无缝。所以拍摄时应该使用变形较小的中焦或长焦端拍 摄,并且拍摄中途不宜改变焦距。

2、曝光参数

现在数多数码相机都有专门的全景模式,在此模式下,相机会自动按拍摄全景照片的要求设置曝光参数,对于没有全景功能的相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a、测光时使用平均测光,曝光时使用手动曝光或AE锁锁定曝光参数,同一组全景照片的拍摄过程中不能改变光圈、速度、ISO、分辨率及其他设置;b、使用固定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可能造成不同照片的色调不一致。

3、拍摄方法

拍摄时依照一定顺序(由左至右或由上到下等)拍摄,最好使用三角架平稳旋转,旋转拍摄时要注意转轴垂直,围绕拍摄或逐点平移拍摄时要注意相机高度、角度一 致,一般不要使用闪光灯,闪光灯会造成近亮远暗。拍摄时相邻两幅照片之间要有一定重叠,佳能、卡西欧等品牌的一些数码相机在全景模式下LCD显 示有辅助提示。避免在光照条件剧烈变化的时候(如行云遮日)拍摄,以免各幅画面之间曝光相差太大。拍摄时还要注意避免在衔接处出现移动物体(如车辆及行 人)。虽然选择有明显标志的位置作为衔接点有利于一些自动软件识别、拼接,我们还是建议选择无明显标记、容易混合的部位作为结合部,如水面和远山,这样拼 接起来不容易看到接缝。

八、好使的笨招 数码摄影入门必备笨招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有 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 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这些笨招是:

多拍精选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 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 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 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 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友们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 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 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 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 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 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九、教您数码摄影技巧

4招拍出好照片

许多时候,当我们有一部性能不错的相机,却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原因在于打印出来的效果和拍摄期间所看到的不尽相同,尤其是在色素方面。

曾担任法新社摄影记者的约翰·伊昔,其作品曾在国内各大报章刊登。其中,去年南亚海啸事件中,他身在泰国普吉岛上,把一张张慑人的灾场照片拍摄下来,世人才得以看见受海啸重创的普吉岛。而且,在事情发生当时,他是该岛上唯一一位专业摄影师。

知名摄影师科斯戈鲁夫指出,如果要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用户仅需懂得以下四大掌控数码相机的要素:白色平衡、颜色空间、如何保养数码相机和控制拍摄速度。

1.新机重新设定

他提醒刚购买数码相机的用户,别让数码相机保持出厂时所调校的自动设定。这些自动设定包括:白色平衡、ISO感光速度和对比度。把这些设定调整至初始化设定,有助于提高照片的可观性。

⒉善用白色平衡

他也建议摄影用户多尝试使用不同的白色平衡模式进行拍摄。尤其是拍摄一些有人在内的画面,可朔造出不同的感觉。例如,采用日光或烛光模式,把画面中的人物透过照片带出生活的气息,让照片看起来有一种活生生的感觉。

⒊了解相机色域

数码相机是透过数码晶片处理照片,并分析照片中的颜色。掌控这些颜色分配的重要部分———色域,让数码相机能够识别各种不同颜色。他也指出,在色域中,分别有红色、蓝色和两种青色,而不是传统的红、蓝、青个别一种颜色。

他指出,一般数码相机都采用sRGB色域,趋向与真实世界接近的自然色域。如今,也出现了另一种色域更广的Adobe RGB色域,能让照片看起来更鲜艳。

用户必须了解这一点,免得拍摄出来的照片与冲洗出来的效果有任何的差异。

4.充份保养相机

使用电池驱动的相机,在长时间没启动的情况下,最好把电池拿出来,免得相机机身受到影响。此外,每次把记忆卡中的照片下载至电脑内储存或进行修改后,把照片储存或刻录光碟内,切勿使用记忆卡进行长期储存,免得遗失。

同时,每次下载照片后,使用相机进行记忆卡格式化,才能确保善用每一个记忆卡内的空间。不用时寄放在干净与干燥的地方,才能延长电子仪器的使用寿命。

十、 傻瓜的绝招 业余数码相机拍摄的秘诀

秘诀一:拍照时的构图虽然不是大摄影家,但是只要稍稍微注意一些细节,一张好照片不难拍的。(1)拍人像时,如果脸是侧的,请多留一些空间给他看的方向(如看向画面右边,请将人安置在画面左边);(2)拍一个人的相片,如果纯粹表现人像,请试试直幅构图;(3)拍人像不要死板板站在画面中央;(4)拍旅游生活照时,不要一二三照了就算,先在观景窗中看看周遭是否旁人杂乱?可稍候十秒钟等待画面清爽些,或移动您的脚步,用另一个角度拍照;(5)拍海或有水平面的画面,尽量保持水面成水平;(6)重要的主体或背景,不要在边缘被切成一半。(这些不难办到吧。)秘诀二、好景多拍。看看你的生活照,有的眼睛刚好闭起来,有的头根本没转过来……好的景色千万别怕浪费底片,多拍几张!尤其风景照,尝试不同构图,广角望远皆拍拍看,直的横的试试看。横的照片表现宽阔和稳定,直的照片较有气势和深度。

秘诀三、对焦。有些人不在中央的照片对焦对到后面去了,对不对?没装底片时多多练习一下,半按快门对中心对焦(可以听到镜头转动的声音),不要放开,重新构图(适当安置人与背景景物)再按下快门。

秘诀四、关掉闪灯拍风景。前面说过了,变焦傻瓜相机的光圈小,常常在全自动模式下会引发闪灯。请了解如何关闭闪灯(强制不闪灯),这时相机会以慢速快门曝光,所以您必须稳定身体,先吸口气再闭气,轻松地缓慢的按下快门,避免震动。

秘诀五、买支小脚架。市面上的小脚架(或称桌上型脚架)大约四、五百元就有了,却有很大用途。可以自拍不求人,可以拍摄夜景慢速快门(加上自拍器激活,不会使画面震动),又不会加重您的负担(重量仅一两百克)。

秘诀七、多看多学。拍好照片的最后一项要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别人的作品,多参与讨论,多拿自己的照片给懂的人评论。

十一、人物摄影应选择哪种镜头 ?

照相机的各种镜头,虽都能用于人物摄影,但严格说来,人物摄影的镜头应有以下一些选择性:

1、成像 人物摄影的镜头成像质量,既要结像清晰,又要有一定的柔和效果。因为人物摄影一般以表现脸部为主,镜头成像质量就应能达到层次丰富、质感真实、细节毕露、肤质滋润的要求。

2、焦距 一般照相机上都装有标准镜头,即战 焦距近似所摄底片画幅对角线的 长 度。这种镜头,只宜拍摄全身或大半身人物照片。若用于拍摄半身人物或头像特写由于距离太近,往往引起人物影像透视变形,而且有的镜头如果在近于规定的最近 摄影距离拍摄,就不能聚成清晰的焦点。所以,拍摄头像或特写人物,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以135照相机为例,镜头的焦距需在105豪米以上,这样,照相机与人物距离,可保持1.5米以上,既能使焦点清晰,又可避免产生鼻大耳小等变形现象。在室内拍摄小合影照片,如果遇到缺少退步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但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两边人物稍有变形的缺陷。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

这个应该是最基础的了,因为单反相机的机身很大,再加上长长的镜头,整个单反相机就变得很重、很大了。 为了防止相机拿不稳或者不让相机抖动,使用正确的拿相机姿势就很重要了。 下面用实例给大家展示什么是错误的拿相机方式,什么是正确的拿相机方式。 这样的单反持握方式:错误正确的方式: 正确的拿相机方式应该是右手握住机身,左手托住镜头,食指和拇指用于对焦和变焦。 在取景构图时脸要贴近相机的背部,而双臂则要夹紧身体两侧。 最后就是保持呼吸均匀,按快门拍摄。 景深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景深,大家都知道拍照需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照片中只有被对焦的部分才是清晰的,焦点前和后的景物都会因为在焦点外而变得模糊。 但是因为镜头、拍摄距离等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拍清晰,不会变得模糊,这个清晰的范围我就称为“景深”。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清晰成像的距离。 另外,决定景深深浅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光圈大小、拍摄距离的远近、镜头焦距的长短。 接下来分别讲讲这三个要素是怎么影响景深的。 光圈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拍摄距离的远近 主体离镜头越近,景深越浅;主体离镜头越远,景深越深。 焦距的长短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光圈 光圈是位于镜头内部的小叶片互相重叠构成的光孔,光圈可根据其开闭程度调整图像感应器的受光量。 比如:光圈打开,则使大量光线通过;如光圈缩小,则可限制通光量。 光圈一般用“F”来表示,而F后面的数字则代表着光圈的大小。 后面的数字越大,光圈越小;数字越小,光圈越大。 另外,光圈还影响着照片的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也就是照片的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也就是照片的背景越清晰。 左边的为大光圈(f/1.4);右边的为小光圈(f/16)快门速度 简单来说,快门速度表示光线照射图像感应器的时间长短。 一般说来,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同样时间内能有多少光进入相机 ;而快门速度的多少则决定了传感器曝光多久。 快门速度的快慢:分母越小,快门越慢,分母越大,快门越快。 比如:快门速度为1/3秒,就是曝光三分之一秒的意思,这个曝光时间就很长。 快门速度为1/200秒,就是曝光二百分之一秒的意思,这个曝光时间就很短了。 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被摄体,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下面的瀑布照片。 采用高速快门拍摄的照片富有活力,而采用低速快门拍摄的照片则充分表现出水的流动感,营造出了宁静的气氛。 焦距 很多人认为“焦距”是指镜头的长度,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长度,而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如果你了解了焦距是什么,那么就能理解焦距对成像的影响了。 对于一台全画幅单反相机来说,标准镜头的焦距为50mm(和人眼的透视效果差不多),一般将镜头焦距小于50mm的称为“广角镜头”,使用广角镜头能获得更加宽广的视角。 而将镜头焦距大于50mm的称为“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能将远处的景物放大并且压缩空间,只是视角会窄很多。 ISO感光度 感光度也叫ISO值,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其衡量单位目前常见的如ISO 100、200、400、800.....等。 在相同的光圈值、快门速度下,感光度越高,画面会越亮,但是噪点也会越高。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感光度由100升到画面越来越亮,而噪点也越来越多。 ISO越高,拍出照片的噪点越多: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其实就是一种控制曝光的方式,一般用“EV”来表示。 曝光补偿并是不在所有拍摄模式下都可以用的,只有在使用程序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时才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控制画面的曝光。 当你使用全手动模式拍摄时无法使用曝光补偿来控制曝光的。 怎么设置曝光补偿 相机设置曝光补偿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讲最简单的,就是利用机身上的快捷键来调整曝光补偿。 不过佳能相机的曝光补偿设置入门机和中高端相机设置方法有一些不同,下面会分开来讲。 佳能入门级相机:佳能的入门相机包括EOS 650D、EOS 700D、EOS 750D等等。 这些入门机的曝光补偿快捷键在液晶屏旁边,在调整曝光补偿时你可以先按曝光补偿按钮,然后在通过 调节左右方向键来调节曝光补偿。 佳能中高端单反相机:佳能的中高端单反相机包括EOS 7D 系列以及EOS 1D 系列等。 使用中高端相机拍摄时,调整曝光补偿只需要在测光过程中转动速控转盘,便可以轻松完成曝光补偿设置。 在曝光补偿可以调节的拍摄模式下,转动速控转盘,可以直接调节曝光补偿值拍摄模式 对于这个只是前面给大家讲过很多,这里只简单的给大家概述一下。 下图中对各个符号都做了标注和解释,接下来就对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快门优先等等进行详细的解释。 全自动档(Auto) 这种拍照模式我们将其称为“傻瓜模式”,因为用这个模式拍照,你只要按快门就行了,其它的都由相机来进行自动调整。 全自动档拍出来的照片,曝光、色调都是很适中的,而且画质也很清晰。 但是照片效果很普通,和手机拍出来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AV 档(或 A 档) AV档既光圈优先模式,使用这个模式拍照你只要调整光圈大小就行了。 相机会根据拍摄的环境来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让你拍出来的照片曝光是准确的。 在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照时,你可以将光圈调大一点;就能拍出下面这种背景模糊,主体清晰的照片了。 当你拍摄下面这种风光照片时,就需要将光圈调小,这样整个画面才会清晰。 Tv 档(或 T 档) TV档既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和光圈优先模式刚好相反。 快门优先模式就是你先设置一个快门速度,然后相机系统会自动根据当时的拍摄环境来调整光圈值。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拍照,通过控制快门速度能拍出意境很强的照片;你可以选择画面中的元素呈动态还是静态。 比如:你可以用高速快门将空中飘动的雪花定格下来,也可以用慢门将雪花拍出流线型。 M 档 M档既手动档,光圈、快门、感光度等等都需自己手动调整,从而实现对画面的控制。 手动档非常难操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掌握好。 手动档虽然难,但是能拍出前面那些模式拍不出来的照片,也能让你的摄影水平快速提高。


相关标签: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专区数码相机拍摄技巧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045aa973a1f151dcf05b.html

上一篇: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区别详解数码相机的优...
下一篇:关注参数索尼索尼h20全面解析洞察性能关注...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