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带状疱疹科普:了解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注意事项


文章编号:14728 / 更新时间:2024-03-03 02:48:32 / 浏览:

作者:竭宝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 审核:江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

带状疱疹科普了解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注意事

带状疱疹病毒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活所致病,只累及人。带状疱疹病毒在潜伏状态是不传染的,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其才会复活,引起有的疼痛性的皮肤疱疹的出现。

一般带状疱疹感染一生只发作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如白血病、癌症等)可在同一个皮节发生两次带疱疹,极少数人可复发多次。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包括皮疹出现前,有烧灼痛、刺痛或瘙痒,通常只生在身体一侧。数天或数周后,会出现皮疹,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成水疱皮损呈带状排列。可发生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因多发生在腰部,民间俗称缠腰龙蛇盘疮等。

中医上一般将其分为3类型,即肝经郁热型、湿毒壅盛型和气滞血瘀型。下面针对带状疱疹的中医分型症状及治疗方法做一介绍。

一、肝经郁热型

.症状:水疱初起,皮疹潮红,疱疹如粟粒,密集分布呈带状。治疗以清肝泻火、解毒除湿为主。

2.用药方案:龙胆泻肝丸+昔洛韦片+外用药。

二、湿毒壅盛型

1.症状:皮疹初起红斑迅速成为水疱,大疱簇集成片,有溃烂渗出脓液、发热、。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主。

2.用药方案:除湿胃苓汤+阿昔洛韦片+外用药。

三、气滞血瘀型

1状:皮疹坏死、出血或血痂,消退后见紫色斑疹及色素,遗留神经疼痛,时为刺痛。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2.用药:血府逐瘀颗粒+阿昔洛韦片+外用药。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带状疱疹的注意事项

1.加强保暖,避免穿着露皮肤较多的衣物,尤其在寒冷天气及风大的季节,应减少出门时间,以在家休息为宜。

2.适当增加温水的摄入,以保持体温,避饮用冷水、冷饮、茶类,可适当饮用乌鸡汤祛寒。

3.避免用力摩擦或抓挠患处,以免水疱破裂,导致继发细菌感染的发生。

>4.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忌辛辣刺激饮食,不能喝酒、喝咖啡,不要吃海鲜、竹笋、牛羊肉、韭菜、鲤鱼、河虾等发物,及时去医院进行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以免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知识延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带疱疹皮损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疼痛性质为多样性,有烧灼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等。常伴随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乏厌食、体重下降等。唯一有明确证据的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就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一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在2006年上市。苗最初只批准应用于6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者,但现在也允许应用于50岁以上人士。针对老年人群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能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率程度51%,并且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程度达66%。将70岁以上人群和60~69岁人群作比较,可见该疫苗对70岁以上人群降低状疱疹发病率的程度较弱(38%),但是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相似的保护作用(67%)。因此,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明智之选。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春秋多发,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 前驱症状包括: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主要为: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 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病程在2~4周,并发症有高热、肺炎、脑炎、脑栓塞等。 西医治疗方法处置原则是保持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药膏治疗。 1. 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 2. 神经营养药:Vit B1、Vit B123. 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 4.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 5.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 中医治疗方法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 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临床以肝胆火盛型多见。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 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宜,结合外治。 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其中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01肝经郁热型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紫草10g,板蓝根15g,延胡索10g。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柴胡6g,生地黄9g,泽泻12g,当归3g,车前子9g,木通9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 02脾虚湿蕴型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除湿胃苓汤: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猪苓9g,泽泻15g,赤茯苓9g,白术9g,滑石15g,防风9g,山栀子9g,木通10g,肉桂5g,甘草5g,灯心2g。 水煎液,每日一剂。 03气滞血瘀型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加制香附10g,延胡索19g,莪术10g,珍珠母20g,生牡蛎20g,磁石20g等。 桃红四物汤:熟地黄15g,当归12g,芍药10g,川芎8g,桃仁6g,红花4g。 水煎服,每日一剂。

带状疱疹是种什么样的病,普通人该如何避免?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豪不夸张的说,除了“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就属它了。夏天是带状疱疹的高发季节。在我国,带状疱疹每年影响近300万人。

大家都听过缠腰火丹、缠腰火龙、缠腰龙、蛇盘疮、蛇缠腰和蜘蛛疮这些称呼吧。说的就是带状疱疹。光听名字就知道有多么可怕了。许多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都知道那撕心裂肺的疼痛,让人切齿穿心,彻夜难眠,刻骨难忘,甚至痛不欲生。

一、如此可怕的带状疱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首先带状疱疹是神经损伤性疾病

带状疱疹之所以会产生这刻骨铭心的神经痛,最主要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损伤相应的感觉神经的结果。

当出现创伤,疲劳,病后虚弱,免疫下降的时候,就会被激活。沿着感觉神经轴索,到达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增殖变身为带状疱疹,首先会出现潮红斑,有灼热感,继而会出现米粒到黄豆大小的丘疹。

因此带状疱疹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皮肤发炎外,神经也同样发炎了。痛觉由神经系统传递,神经发生炎症,想不痛都难。

二、是什么原因导致带状疱疹发生的呢?

这就要提及一个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之所以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因为它既可以引起水痘,又可以引起带状疱疹。对这一病毒没有抵抗力的初次感染者,通常会表现为水痘,常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的传染力极强,直接接触患儿或其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但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后遗症,且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是有时病毒会以静止的状态存留于神经节(潜伏期),并在多年后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也就是说,患有水痘的任何人,在日后都有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据相关研究显示,约有10-20%的水痘患者,日后会出现带状疱疹。

三、普通人如何避免或者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呢?

1.避免皮肤外伤与破损皮肤的外伤与破损易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使疱疹病毒乘虚而入,从而引发带状疱疹。因此大家应注意预防发生皮肤外伤与破损,避免疱疹的发生。

2.避免接触毒性物质 防止病毒感染

3.尽量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因为化学品及毒性药物易对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给疱疹病毒可趁之机。

4.预防被其他疾病的病毒感染,尤其是季节性的寒暖交替,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措施,预防受寒而导致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5.预防感冒:身体受凉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引起感冒的同时,有可能诱发带状疱疹;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

7.调整自身免疫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衡,因此,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四、得了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疹持续时间、防止皮疹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系统性的药物治疗主要有 :抗病毒药物、止痛和减少并发症。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降低带状疱疹的严重性、降低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带状疱疹科普(带状疱疹科普宣传)

带状疱疹科普带状疱疹是潜伏于人体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疱疹由密集成群的水疱组成,一般发生在身体的单侧,沿神经支配区域带状分布,并伴有神经疼痛。 发生带状疱疹的年龄越大,神经痛症状越严重,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发疾病。 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人在初次感染这种病毒后发生水痘,当水痘痊愈后,人体不能完全清除病毒,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神经节内并潜伏下来。 在接种疫苗或感染过水痘后基本不会再得水痘。 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脊髓神经节或颅感觉神经节内潜伏时间较长。 当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潜伏的病毒再次激活,大量复制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肤区域扩散,于是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带状疱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婴儿、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从来没有出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均有被传染的可能。 危害症状典型症状除了身体单侧会出现成群的水疱,令人饱受皮疹之苦,还会导致灼烧、电击、刀刺般疼痛。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急性期疼痛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脊椎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癌痛等。 带状疱疹并发症1、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即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可能会伤害眼睛,导致失明;3、可能会导致面瘫;4、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预防途径对于带状疱疹来说,预防治疗。 想要避免发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现在带状疱疹的救星——带状疱疹疫苗来啦!接种疫苗后可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缩短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 莆田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点


相关标签: 科学认识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166dbecb889d8a2fc500.html

上一篇:解决耳廓外伤后的应急措施缺损严重该怎么办...
下一篇:父母为何总是让孩子扫兴父母为何总是等候子...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