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探究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优势


文章编号:19590 / 更新时间:2024-03-07 00:07:37 / 浏览:

我国一项调查显示,在成年人中,40-49岁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约为6%;50-59岁约为21%;60-69岁可增加到41%;70岁以上高达61%。每年新发脑梗死病例约200万,而颈动脉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颈动脉易损性斑块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脑血引发堵塞。因此,颈动脉斑块脱落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对于高危人群,如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免疫系统炎症有家族病史者,应尽早筛查颈动脉斑块。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一、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优势:

颈动脉较表浅、粗,在全身动脉系统中易于检查。超声检查颈动脉方便、快捷、有效,尤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是首选方法。相较于CTA、DSA和等影像检查,超声检查具有无放射性、价格低廉、实时性、多切面检查等优势,易于临床和患者接受。同时,超声仪器轻便,便于移动,可进行床查。

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检测问题:

主要用于评估颈动脉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判断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狭度、闭塞情况等。判断斑块的标准是内-中膜厚度≥1mm定义为内-中膜增厚,≥1.5mm为斑块。超声可以观察斑块表面形态、内部回声情,如有无溃疡、新生血管等。

三、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斑块稳定性取决于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斑块自身情况,如位置形态、表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是否有新生血管等。外因涉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流速、方向及切应力等因素。斑块若纤维帽薄、脂质核大新生血管多则易脱落导致脑梗死。


颈动脉中有了斑块,容易“脱落”引起脑梗吗?怎样预防呢 ?

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探究超声

颈动脉斑块导致脑梗需要介入手术治疗,辅以他订类药物长期治疗,生活中需要注意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早睡,植物油每天少于20克,盐每天少于6克,限制各种甜品饮料,油炸油煎,坚果,带包装零食,粘米类食物,各种酱类。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我们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性斑块,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如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绝经后女性、缺乏运动等。颈动脉斑块对我们人体的影响主要有随着斑块的增大导致血管增厚狭窄,从而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另外就是对于不稳定斑块,有可能出现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或血栓脱落导致远端血管堵塞,导致脑部急性的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导致脑梗死,引起偏瘫等功能障碍的发生。

治疗和预防斑块脱落的方法

1.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去医院检查斑块情况,对于一些存在形态不稳定的斑块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但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药物治疗斑块。

2. 治疗基础病,像一些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需要积极的治疗基础疾病,将血压和血糖稳定在达标水平上,对治疗颈动脉斑块也是很有效果的。

3.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有助于血管的通畅。

4. 戒烟戒酒,抽烟酗酒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患者最好戒掉这些不良习惯。

5.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减少身体输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能够减轻血管负担,对预防斑块堵塞血管和出现脱落情况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6. 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操劳,少熬夜,要保证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7. 避免颈部受创,生活中在颈部按摩时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导致颈动脉斑块脱落。

如何预防

1. 生活方式

颈动脉斑块形成离不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减少油脂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把血脂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应减肥、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尽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 运动

适当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血脂的清除,可防止或减缓颈动脉斑块的出现,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发生。

3. 药物干预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和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从源头上减少颈动脉斑块的原料产生,另外还有对已形成的斑块起稳定的作用,防止斑块脱落。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了血小板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催化作用,从而防止斑块形成。

4. 定期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颈动脉斑块会逐渐出现,且已形成的斑块也会不断扩大,所以对于60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或冠心病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颈动脉B超,如发现狭窄应及时治疗。

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该如何预防呢?

预防脑梗死,大家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准备。首先,饮食一定要严格自律,血脂是血管的“定时炸弹”,如果血脂一味地增多、沉积,就会给血管带来影响,最终诱发血管堵塞。所以,平时注意清淡饮食、低脂饮食;其次,远离烟酒这些不良的生活嗜好,这些坏习惯会给人体血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烟酒会加速血管老化,导致血管衰老、斑块沉积,所以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方式;最后,坚持适度锻炼。

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

脑梗死的原因

由于脑梗死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

血管病变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较颅外动脉病变更多见。其次为脑动脉壁炎症,如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壁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脑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和弯曲处,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脑动脉斑块也可造成管腔本身的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灌注区域内的血液压力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黏度增加,进而产生局部脑区域供血减少或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出现脑梗死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

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1、干预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斑块的危险因素,血脂可以说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血脂高了一定要重视。 胆固醇是形成斑块的主要原料,没有胆固醇就没有斑块,也就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逆转斑块要控制胆固醇的水平,只有降低胆固醇,才可以预防或延缓斑块的进展。 2、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颈动脉斑块,平时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为主,适当搭配粗粮,少吃油炸、肥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因为油炸食品含有比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其次就是增加运动、戒烟戒酒,吸烟会导致颈动脉斑块不稳定,而喝酒会增加患颈动脉斑块的风险。 另外,规律作息很重要,颠倒黑白的生活对健康危害很大。 3、定时体检健康体检对人人体健康很重要,可以发现一些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这类疾病往往没有症状,一般在出现症状的时候,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了。


相关标签: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有什么优势颈动脉斑块脱落会导致脑梗死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5148587c903e027cb518.html

上一篇:揭秘偏方治愈老年痴呆症方法曝光,医学专家警...
下一篇:探秘贝类海鲜世界从海螺到鲍鱼,带你吃遍花蛤...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