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家长必看!简单3招教你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文章编号:17194 / 更新时间:2024-03-04 15:36:35 / 浏览:

抓头发、打人、破坏东西是许多孩子都喜欢做的事情,越是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更想尝试。面对孩子,不能依靠打骂以下这3个技巧可以轻松解决,新手父母们赶紧学习起来。

家长必看简单3招教你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1、不要过分强调负面行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处于一种懵懵懂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正面的教育方法。比如,孩子喜欢抓头发、扔东西,当你制止了他们之后,可以立即停止,甚至你可以假装还击,孩子会更心。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想要用惩罚来约束孩子,虽然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很短暂。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力很短暂,很快就会忘记上次的教。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才能学会正确的行为。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反复几次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会正确地表扬孩新手父母可能会担心过多表扬会让孩子得意忘形,实际上,只有平时很少得到表扬的孩子,才会因为偶尔受到表扬而得意忘形。因此,不要你的表扬。正确的表扬方法非常重要,有3个关键原则:简单、正面、及时。句子要简短、直接才容易理解,要用积极的措辞,比如宝宝自己真乖啊、知道插座不能碰,真是个好孩子。不要加上批评和责备的措辞。及时表扬是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这样孩子才能明白你欣赏他们的什么行为,增加他们再次做同样行为的机会。

3、孩子需要父母的定期关爱。安排亲子时间、一起玩游戏都可以增加孩子对你的信任,从使你的教育事半功倍。如果孩子感受不到你的关注,又怎么会愿意听从你的规则呢?

新手父母在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行为时需要科学引导,对正确的行为要持续肯定,而对不好的行为要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规矩,让孩子快乐成长。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今天跟一个同事聊天,她说儿子上3年级了,每天放学回来后衣服乱放,玩具玩完后随处乱扔,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有时候由于看得时间长了,作业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写完,第二天起床就很费劲。这种情况让她很头疼。虽然在她的督促下,儿子也能收拾一下东西,也会不情愿地关掉电视,但这种行为似乎已成习惯,她虽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没有为孩子制定合适的规则,孩子的内心就会缺乏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没有规则的限制,没有纪律的约束,那么孩子就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你可以遵循以下几种方法。

1、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立规矩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尚小,制定规则是家长的事,孩子无需参与;只要家长把规则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遵照执行就好了。其实,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那规则就可能演变成一种强迫命令,甚至成为压制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

即使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家长也要抱着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命令孩子不许干这,不许干那。其实孩子是能从家长的态度中感受到尊重和爱的,如果家长习惯以权威的姿态指使孩子,孩子就可能产生敌意,甚至挑战家长的权威,故意破坏规则。

我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就跟孩子达成协议,如每天看半个小时电视或者只有周末可以看电视。不管最后达成的规则是什么,关键是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才会愿意执行规则。

2、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规矩一定要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家长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最好不要超前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则,害得自己焦虑,孩子痛苦。如果在孩子尚不理解规则的时候,给孩子硬性规定许多规则,那么规则就很难执行。孩子对规则的认识具有“临场”性,即当他们认识到规则的必要性时才去考虑它们。

制定规则时要考虑规则是不是有些刻板或者苛刻。我一开始给孩子规定,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晚上必须几点以前睡觉,写完作业才能跟其他小朋友玩。我们看到,有些规则(如吃饭不能说话)甚至是大人都难以遵守的,更何况孩子呢?所以我立的这些规矩并不正确,实施起来就很难,孩子也很难去遵守。

3、父母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

这点非常的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没有章法的行为,往往是和父母学的。共同制定规则后,家长尤其要以身作则。有的家长规定孩子放学后不许看电视,可是当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有的家长要求孩子看书坐姿端正,可是自己却躺在床上看书。所以教育孩子时候,我也是不断的去反省,不断的改正,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总结:一个有规矩意识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环境,更愿意与人协作,将来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然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合适的规则;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则,贯彻执行规则,不轻易去打破规则来取悦孩子,当孩子违反规则时,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或者逻辑后果,而不是惩罚孩子。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一、首先,边界感有助于建立家庭中的秩序和规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庭规则和边界,孩子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规则和约定,培养责任感和纪律性。 其次,边界感有助于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和自主权。 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和自主决策的权利,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意愿,不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决策。 此外,边界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模式。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是平等和尊重的,边界感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明确彼此的需求和期望,避免过度干涉和控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后,边界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适当的边界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有边界感,以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然而,边界感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进行适度的调整,灵活性也是很重要的。 二、亲子间缺少边界感的表现为孩子包办一切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只会让其无法独立,即使是成年后,依旧像一个“巨婴”一样,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宠爱,成立的新家庭后更是无法脱离原生家庭,始终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样子。 在父母羽翼保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少抗挫能力,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脱离父母,会显得无所适从,遭遇挫折后容易一蹶不振。 强制干预孩子的生活等到孩子具备自我意识时,父母就应该学着放手,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父母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要按照自身的标准和准则去要求孩子,这样只会违反其身心发展规律。 若是长期如此,只会扼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长大后往往不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不敢拒绝,总是跟随大众、随波逐流。 偷偷窃取孩子的隐私多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能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有的父母担心孩子早恋、不学好,会偷偷查看孩子的手机、信件、书包、书桌等物品,这种窥探隐私的行为完全没有边界感,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情绪,让其感觉到窒息和压抑,变得更加叛逆。 干涉孩子的工作和感情中国父母真的很喜欢为孩子“铺路”,让其一切发展都按照自己预定的路子走,即使孩子成年后,他们依旧会插手孩子的工作和感情生活,尤其是择偶方面,像挑选商品一样,为孩子匹配最佳伴侣,这就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实际上,父母可以对孩子的人生进行指导,但是不可以肆意干预。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恨不得时刻盯着孩子,不给孩子私密的个人空间,这样很容易掐断孩子获得幸福人生的可能性。 所谓的边界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任何关系中,我们都要懂得适可而止,有了边界感,才能做事有分寸,才能懂得更好地与人相处,正如极简的生活方式、简单的人际关系、高效率的做事方式等都是“边界感”带给你的最好感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要掌握好“边界感”,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树立孩子的边界意识。


相关标签: 简简单单这3招给孩子立规矩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bf03bd06486b1b61336c.html

上一篇:5个简单方法帮你缓解焦虑今天你焦虑了吗?我...
下一篇:可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可汗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