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马里亚纳海沟塑料废品惊现!万米深海也没有幸免


文章编号:18749 / 更新时间:2024-03-05 15:41:04 / 浏览: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科考队第一次在海洋深处发现塑料废品了。只不过,这次是在地球上最低的海底位置——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塑料废品惊现万米深海也没有幸免

其实这样完整的塑料尸体在深海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大部分的塑料在海中都降解成了塑料微粒。

20世纪40年代塑料发明来,由于其使用方便,而且重量很轻,耐用性也还行,所以这种多功能聚合物在全球迅速普及开来。不过随着大规模的使用塑料制品,随之而来的是使用过后的材料处理问题,塑料一般属于一次性用品,用完了之后就被丢弃了。

但问题是,塑料很难被自然降解,塑料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时间才能自然降解为无害物质。

那产生的大量塑料废品往哪里倒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方是哪里?当然是海洋啊,古有精海,今有塑料沉海。

没错,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品都倒入了海洋。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每年被丢弃在海洋的塑料废品800万吨,占海洋废品的80%,已经威胁到海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

怎么个威胁法?当然是进入它们的身体...

塑料废品被倒中后,经太阳辐射、化学降解、海浪冲击等自然因素,大块的塑料会逐渐变小,变成无数小的塑料微粒,其中尺寸小于5mm的颗粒被定义为塑料。

这些微塑料体型非常小,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吞食,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洋环境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开展了不少。

他们集了5米至1000米深的2.6万升海水,以及远洋红蟹和巨型幼形海鞘的生物样本——这两种动物以和塑料微粒同样大小的微粒为食。

究结果显示,包含在一次性塑料瓶和包装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此次各种深度的水柱样本中最常见的塑料。

同时也是远洋胃肠道中和幼形海鞘废弃的黏质网筛内最常见的塑料。幼形纲动物的网筛又被称为住囊,每次进食后便被废弃,沉入海底。

就这微塑料慢慢的从浅水区运送到深海区,幼形海鞘的住囊就相当于是一种载体,负责将微塑料运输到更深的海底。

但是对于海洋中塑料,许多生活在内陆的人们可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之前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淡水微塑料污染数据相对匮乏。

就这样,微慢慢的从浅水区运送到深海区,幼形海鞘的住囊就相当于是一种载体,负责将微塑料运输到更深的海底。

但是对于海洋中的微料,许多生活在内陆的人们可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之前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淡水微塑料污染数据相对匮乏。

在调查的水域中微塑料的主要类型是有色塑料,其中纤维是最常见的形状。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丙烯则是所分析微塑料的主要聚合物类型。

颗粒物SEM图像说了一大堆,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对人类的影响,其实微塑料最可怕的是会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形成复合污染物,比如和重金、多环芬烃、多氯联苯结合,这些污染大多对人体有害。

微塑料的出生环境就决定了很少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或许它们也很无奈>


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底的一个发现,让科学家吃惊:人类该反思

文|伊木 万米深海到底有什么?除了我们一直猜测的深海生物之外,还出现了科学家们不愿看到的东西,值得人类反思。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最深处,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 海沟全长2550千米,呈现弧形,平均宽度70千米。 马里亚纳海沟水深超过一万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部,最深处是挑战者深渊,大约在海底米,这个深度的压力是海平面压力的1100倍。 那么,万米以下的深海有什么呢?还会有生物吗?科学家和探险家对此尤为好奇。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在探寻万米深海的秘密。 在幽暗无光的万米海底,人类发现了钩虾等深海生物。 但最让科学家们惊讶的东西,却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塑料垃圾。 没错,在白色污染蔓延全球的今天,连万米深海都不能幸免。 在海洋 探索 方面,日本走在世界前列。 20世纪90年代,日本制造出了“海沟”号无人深潜器,长3米,重5.4吨,耗资5000万美元。 1998年,海沟号在挑战者深渊大约米的海底进行调查,首次发现了万米水深处生活的端足类动物。 除了新物种之外,海沟号还拍摄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原木等等。 其中最令人吃惊的,莫过于塑料。 在水下米的海底,海沟号拍摄到一堆 塑料垃圾 。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我们制造的塑料垃圾,居然已经污染到了这么深的海底。 事实上,海沟号发现的塑料仅仅是冰山一角。 后来,又有科学家、探险家找到了深海的其他塑料垃圾。 2019年,马里亚纳海沟水下米处,美国探险家维斯科沃在刷新深潜记录的同时,也注意到了 海床上的塑料袋和糖纸 。 万米深海出现塑料垃圾的身影,折射出塑料污染无处不在的事实。 实际上,海洋早已被人类当成了垃圾场。 每一年,都有动物因为人类丢入大海的垃圾而受伤,甚至死亡。 2017年,英国纽卡斯尔发现一只被尼龙绳困扰的小海豹,它没等到救援专家赶到就离世了。 小海豹从小就被尼龙绳捆着,随着长大被越勒越紧,失去性命。 这只是人类垃圾伤害动物的一个缩影,在湖泊、河流、海洋,很多动物深受垃圾所害。 它们被捆绑、被刺伤,无意识地将塑料吞入腹中,伤害了自己。 在太平洋有个“第八大陆”,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比4个日本还要大。 然而,这块所谓的“第八大陆”,却是由塑料垃圾组成的。 英国《科学报告》杂志指出,第八大陆上的塑料垃圾已经超过了7.9万吨,比科学家之前估计的多出将近16倍。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已超过3亿吨,其中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吨进入大海,预计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会比鱼还多。 更让人担忧的是,除了肉眼可见的大块塑料垃圾之外, 海洋里还有着无数“微塑料” 。 微塑料难以察觉,却又无处不在。 它们的大小小于5毫米,有的甚至只能按微米来计算。 只要是人类足迹涉及、海水能够到达的地方,基本都有微塑料的存在。 不管是海底还是海底沉积物,都含有微塑料。 例如,来自中科院和浙大的科研团队,曾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之下的海水、海底淤泥中,检测出了大量微塑料。 大块的塑料会捆绑、伤害水里的生物,或是堵塞它们的肠胃内脏;而微塑料,则会进入生物体内,来到我们的食物和饮用水当中。 微塑料易于吸附毒素,在被海洋生物(鱼类、贝类等)吃下去之后,会通过食物链来到人的体内。 有科学家发现, 人类胎盘也会被微塑料侵袭,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塑料污染(包括微塑料)的形势相当严峻,需要采取行动改善状况,否则最后吃苦的还是人类自己。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向大海倾倒垃圾容易,仅凭人力清理海洋所有塑料垃圾,却难上加难。 跟踪海洋塑料的输入和分布有着极大的困难度,监测微塑料更是难上加难。 微塑料粒径小,分析起来难度很大,再加上不同研究团队之间有差异,导致监测具备不确定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治疗”。 一方面,就算深海之下的垃圾我们无法彻底清理,但海岸线周围的塑料垃圾,我们还是能够 收集清理 的。 按照区域,清理海洋塑料垃圾的方法可以分为海岸、海滩收集法,以及海上船舶收集法,可对海边、海洋中的部分垃圾进行收集。 印度孟买展开捡垃圾运动 海滩收集284吨垃圾 除了收集之外,更要注重塑料垃圾的监管。 一来,要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作出合理管控; 二来,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推广使用非塑料制品以及可降解的购物袋;三来,要重视塑料垃圾的回收,严禁肆意堆放、倾倒,并规范废弃渔具等垃圾的处理方式。 海洋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解决。 同时,也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官方积极宣传塑料、微塑料相关知识,同时鼓励民众发表意见,让人们参与到治理塑料污染中去。 ————————————

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有塑料垃圾?如何沉入海底的?

在一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惊现塑料袋,事实上这已不是科考队第一次在深海发现塑料制品,只不过这次发现地位置令人难以置信——竟然是马里亚纳海沟。

这样完整的“塑料尸体”真的很少见,因为大部分的塑料在深海中基本都会降解成为塑料微粒。在人类已经探明的海底之中,马里亚纳海沟是最深的,既然能在这里发现塑料垃圾,可想而知我们目前的海洋污染问题已经极为严重。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部,大致在硫黄岛、雅浦岛所围成的区域内。据考证,这条海沟形成至今已有近6000万年。

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这里是人类目前为止发现最深的海沟。这里的环境在地球领域内也是首屈一指的。高压、低温、低氧的环境以及食物资源的匮乏让人们认为这里不可能存在生命。但是事情总是出乎意料的,科研人员在这里不仅遇见了顽强的生命个体,而且还发现了新物种。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马里亚纳海沟是由于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由于海洋板块的密度大、位置低,当和陆地板块相撞时俯冲插入陆地板块中的地幔,而地幔中的软流圈温度达到700~1300℃,这部分空间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插入地幔的海洋板块开始逐渐融化消失,这个空隙就是所谓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的塑料垃圾是如何进入的?

人类生活垃圾除了相关部门有组织规划的倒入海洋进行填埋,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和个人团体向海洋进行恶意排污和投放垃圾,同时被弃置在街道上的垃圾也有可能进入海洋。这些塑料制品可以通过风和雨进入排水网络或者河流湖泊,然后流入大海。

普通塑料制品的质量比较轻,例如塑料购物袋、各小物件的外表包装、商品内部的保护膜等,当它们到达海洋时首先会漂浮在海面上而不会直接下沉。随着时间的累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小生物的粪便、身体粘液等会渐渐依附在塑料垃圾的表面,当重量大于浮力时,这些垃圾便会逐渐下沉。

对于塑料瓶、塑料罐而言,如果它们是密封良好的,那只能在海洋表面随波逐流,倘若在漂流的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有的随之下沉,质量过轻的则需要经过上文提及的那样累加一段时间。

海洋的表面长期暴晒在太阳之下,太阳的辐射和海水的侵蚀,深海中的高压为长期浸泡其中的塑料营造了恶劣的环境,在这种状态下的塑料会加快降解速度,一般会降解为极小的塑料微粒,其中尺寸小于5mm的的颗粒状塑料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微塑料。

据相关研究表明,这些微塑料会由于体积小会吸附在海洋生物的呼吸道一直各个器官组织,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对它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甚至使这些可怜的海洋生物因此丧命。

据估计,河流中的垃圾进入海洋中的塑料每年就高达241万吨;一些不注意个人行为的旅客会随手把自己制造的垃圾丢弃在沙滩上,这直接导致垃圾进入海洋,更令人讽刺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生产了相当于10亿头大象那么重的塑料。数量如此之多,人类活动如此剧烈,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塑料的身影也不难解释。

全球海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执行理事会通过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综合计划”,要求各成员国或区域性研究组织共同担负起当地的海洋污染调查和检测工作,为日后评价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可靠依据。

但是,通过近几年调查数据显示,海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数据预测,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并有缓慢上升。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在海洋中相继发现畸形蛙、畸形鱼类等水生生物,这是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导致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

海龟的脖子上由于长年缠绕麻绳而被深深勒出一条极深的裂缝,最后因局部皮肤感染病菌而死亡;科考人员在未被人类开发的群岛上采集样本时,在海礁石转角的一隅能看到由于海水冲击而聚集成堆的人造垃圾;渔民的捕捞网里面有时候甚至超过30%的重量都来自海洋垃圾……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真实地反映了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造垃圾开始大批次地进入海洋。虽然我们传统处理垃圾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热解气化等方法,但是依旧无法制止人们向海洋中投放垃圾。除了故意投放,每年还有大量油船由于运输不当泄露在海洋里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更是给海洋带来重创,包括今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也给海洋生态带来了极大威胁。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塑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塑料垃圾在未来几年内产量有增无减,这就需要政府在垃圾处理方面加强管理,公民个人方面积极配合,海洋污染问题不是个人和某个国家的所能决定的,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承担并妥善解决。我们都不希望还没有被人类完全了解的马里亚纳海沟布满塑料垃圾。

马里亚纳海沟米深处发现塑料垃圾

据《卫报》报道,一名退休的美国海军军官乘坐潜水艇潜入地球最深的地方,位于北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但是在接近英尺(米)的地方,却发现了似乎是塑料制品的东西。 这个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研究机构通过人为操作潜水艇,进行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深的一次潜水,他们在马里亚纳海沟接近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条街道的排水沟里都能找到的东西:塑料垃圾。 维斯科沃的深海探险组织的发言人说,“维斯科沃在海底发现了这种人造物质,并试图确认它是塑料的。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海洋中发现的塑料垃圾估计有1亿吨。 在过去的三周内,探险队已经在马里亚纳海沟潜水了四次,他们驾驶的潜艇“DSV限制因子”号(DSV)收集了生物和岩石样本。 这是人类第三次潜入海洋深处,被称为挑战者深渊。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是2012年最后一次乘坐他的潜艇到访马里亚纳海沟的,当时潜艇的深度为英尺(米)。 在卡梅隆潜水之前,美国海军于1960年首次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考察,达到了英尺(米)的深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


相关标签: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塑料废品万米海底也有人类废品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ceb74188c1c11edf7ed4.html

上一篇:告诉你吃元宵也有讲究,这几类朋友一共有多少...
下一篇:暖洋洋的大懒龙出锅间接给孩子香迷糊了长丰...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