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探寻黄酒的奥秘:黄酒小百科,你了解多少?


文章编号:14491 / 更新时间:2024-03-03 01:13:04 / 浏览: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又称老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曲或部分酶制、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黄酒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探寻黄酒的奥秘黄酒小百科,你了解多少?

作为我国的民族特产,黄酒已有5000多的历史,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最为常见的有绍兴老酒、绍兴状元红、女儿红、房县黄酒、龙岩沉缸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酒、代州黄酒、金华酒、丹阳酒、河南双黄酒等。

黄酒的分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黄酒家的成员不断扩大,品种琳琅满目。

1、按含糖量分类:按照国家GB/T13662-2018的黄酒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根据黄酒含糖量的不同黄酒可以分成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和甜黄酒四类。

(1)干黄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低,糖分都发酵成了酒精,所以此酒总的含糖量低于或者等于15g/L,酒精度在16-19度,在黄酒中酒精度算是比较高的。代表产品是元红酒,又称状元红。

(2)黄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故为加饭酒。总糖含量在15.1g/L~40.0g/L的黄酒,酒精度数在15度左右。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均属此种类型,如加饭(花雕)酒。

(3)半甜黄酒:
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在糖化发酵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发酵醪中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总糖含在40.1g/L~100.0g/L的黄酒,代表产品有善酿酒。

(4)甜黄酒:
这种酒一般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后酿成甜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大于100.0g/L的黄酒,酒精17.5-19.5度左右,酒精度较高,可以常年生产。代表产品有香雪酒。

2、按产品风格分类:

(1)传统型黄酒:
使用工艺制作黄酒,又称为老工艺制作黄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酒曲、糖化、发酵、压榨、过煎酒(除菌)、贮存、勾调而成的黄酒。主要特点是,坚持传统工艺步骤。以冬酿为主,原料采用小曲、麦曲或红曲以及淋饭酒母为糖化酵剂,发酵周期较长,可达数月。

(2)清爽型黄酒:
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入酒曲/或部分酶制剂、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除菌)、贮存、勾调而成的、口味清爽的黄酒。在传统黄酒酿造工基础上,通过添加酶制剂、降低生麦曲用量,口味上鲜爽淡雅。

(3)特型黄酒:
特型黄酒的开创者是来自上海的黄酒厂家。上黄酒厂家引入国外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过滤、灌装等工艺,并且在黄酒中加入枸杞、蜂蜜等物质,使得黄酒功能价值更高,由于原辅料和(或艺有所改变,生产出了具有特殊风味且不改变黄酒风格的酒,统称为特型黄酒。

除以上分类外,GB/T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把红曲酒(以稻米和/或其他淀粉质原料、水为主要原料,以红曲为主要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列为黄酒,分为单一红曲酒(本色酒)和特型红曲酒。

烹饪黄酒和料酒一样吗?好多人把黄酒叫做料酒,也有把黄酒当料酒来使用,像现在市场上有料酒,也有黄,那么究竟黄酒和料酒有什么区别呢?QB/T2745-2005《烹饪黄酒》中对烹饪黄酒的定义,是指以稻米、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发酵、压榨、煎酒、贮存,加入食盐(可加入天然植物辛香料)勾兑而成的,供烹饪用的酿造酒。SB/T10416-2007《调味料酒》中对料酒定义,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成分为主体,添加食


黄酒的历史简介

黄酒的发展历史:

1、自然酿酒

远古时代,农业尚未兴起,先祖们过着女采野果男狩猎的生活。有时采摘的野果食用不完,便被贮存起来,因没有保鲜方法,野果里含有的发酵性糖分与空气中的霉菌、酵母菌相遇,就会发酵,生成含有酒香气味的果子。

这种自然发酵现象,使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时日长久,便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尽管这种野果酒尚称不上黄酒,但为后人酿造黄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示。

2、粮食酿酒

时间又向前推进了几千年,华夏民族开始了原始的农耕时代。大概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简单的劳动工具足以使祖先们衣可暖身,食可果腹,而且还有了剩余。但粗陋的生存条件难以实现粮食的完备储存,剩余的粮食只能堆积在潮湿的山洞里或地窖中,时日一久,粮食发霉发芽。

霉变的粮食浸在水里,经过天然发酵成酒,这便是天然粮食酒。饮之,芬芳甘冽。又经历上千年的摸索,人们逐渐掌握了酿酒的一些技术。

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的就是粮食酿造黄酒的起源。

3、曲药酿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药酿酒的国家。曲药的发现、人工制作、运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这1800年的时间。

根据考古发掘,我们的祖先早在殷商武丁时期就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规律,已能使用谷物制成曲药,发酵酿造黄酒。

到了西周,农业的发展为酿造黄酒提供了完备的原始资料,人们的酿造工艺,在总结前人“秫稻必齐,曲药必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时期,曲药酿造黄酒技术又有所提高,《汉书·食货志》载:“一酿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稻米曲药酿造黄酒的配方。《水经注》又载:“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那个时代,在人们心中已有了品牌意识——喝黄酒必首推酃酒,酃酒誉满天下,是曲药酿黄酒的代表。

汉族人独特的制曲方式、酿造技术被广泛的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带。曲药的发明及应用,是汉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成就,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黄酒饮法

1.温饮黄酒

黄酒最传统的饮法,当然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

2.冰镇黄酒

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3.佐餐黄酒

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黄酒

黄酒是怎样酿造出来的

黄酒是一种用稻米酿造的粮食酒,也叫糯米酒。

工具/原料

大黄米:500g

酒曲:4g

清水:适量。

方法/步骤:

1、将大黄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10个小时左右。

2、将浸泡好了的大黄米放在锅上蒸,要蒸到九成熟为止,然后出锅,出锅后要把大米打散。

3、时间到后把大黄米盛入碗中。

4、撒上酒曲和适量的温水。

5、用勺子搅拌均匀。

6、把大黄米压实,用勺子在中间挖个洞。

7、洞里撒上酒曲和水,盖上盖,静置一天。

8、时间到后打开盖子,倒入适量的水。

9、在室温下继续醇化2小时。

10、盛入碗中,完成了。

扩展资料: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相关标签: 知多少黄酒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bfd0360708f51795f292.html

上一篇:使用一次性筷子抗击新冠病毒环保之选吗?...
下一篇:2022年新冠疫情与奥密克戎挑战不可抗力的未...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