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足弓平塌影响全身姿态!-中年人足弓检查必备 (足弓平塌影响走路吗)


文章编号:19666 / 更新时间:2024-03-07 22:14:24 / 浏览:

拥有一双挺直的修长腿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腿没有长直不一定全都是腿的问题,也可能与你的脚有关。快找一张A4纸一下看看脚印是否符合这种形状。如果脚印不是这样的,那就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了:自己的脚是不是足弓塌陷了?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站起来脚掌可以全贴地,一点缝隙都没有,那就说明你的足弓可能塌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扁平足。

除了在纸上踩个脚印,也可以用手指来进行检测:双脚着脚内测塞入,能刚好塞到脚掌中间就是正常的,塞不进就是有问题了。足弓对人体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维持身体姿态的稳定器。一方足弓的三角结构能给脚提供有力支撑,走路时起到推进和缓冲作用;另一方面,足弓还能帮助身体维持平衡和姿态。

婴儿时期现的扁平足通常是正常的,足弓的发育要在6-7岁完成,而有的人直到成年后足弓也不会形成。从健康角度来说,这种先天无足弓的情况身往往会自动适应,跟它和平相处,一般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忽视。而年龄增长带来的退行性改变、日常生活使用不良体态、运方式错误等后天因素也会导致足弓塌陷。这就要注意了,它对你的身体影响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腿型的改。当足弓塌陷时,可能引起小腿胫骨和大腿股骨向内旋、髌骨向内移,视觉上看着就是小腿外翻、大腿向内收,形成了X型腿(也可能出现身体导致看起来像O型腿的情况)。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如果足弓塌陷的时间长、程度深,带来的就不止是腿上的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体态和步态。 体态某一只脚足弓塌陷,两腿高度或腿型不一致,会导致出现长短腿、膝外翻、骨盆倾斜、高低肩、脊柱侧弯等。视觉上的感受非常直观,一眼看上去就能感觉到身体体态不正,弯腰驼背的。步态由于足弓塌陷会导致下肢支撑力的传递出现异常,所以步态也会受到影响,很人走路姿势不太好看,可能就跟这有关系。主要表现为走路两脚发力不一致,出现垫脚尖、脚拍地等情况,走路有种磕磕绊绊的感觉,也容易现足部疲劳。

足弓塌陷可能让整个人变成歪的,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关节、肌肉、韧带等产生慢性损伤,时间长容易出现足部疼痛、膝痛、腰背痛等情况。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足弓塌陷,一定要及时进行矫正。要想完全解决足弓塌陷的问题,靠自己是有点难,最好先找个医生看一下。

不过,一定程度的自我矫正还是可以做到的,推荐试试脚趾捡物训练。将毛巾之类的物体放在地,单脚脚跟着地,用脚趾反复抓取毛巾,当脚掌肌肉开始发酸时换另一只脚。平时坐着没事都可以尝试类似的动作,没有毛巾也没关系,抓住那趾扣地的感觉就行。

除了对脚进行锻炼以外,身体整体的锻炼也不能少,比如腹部核心锻炼、腿部力量锻炼等等,以此加强身体的量支撑。足部锻炼的动作都不算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欢迎来评论区立flag!

本文审稿专家参考文献[1]秦华,郭媛,徐强等.足塌陷患者步态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21,36(S1):381.[2]李海,自主足-踝功能训练对扁平足足弓形态影响分析.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学,2018-11-29.[3]贾雨晴,赛雪,张恩铭.运动疗法对成人柔韧性扁平足疗效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国体育科学大会本文摘要集——墙报交流(运动医学分会)(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023:3.DOI:10.26914/c.cnkihy.3.076797.[4]余中起,王超,贺刚等.短足训练对成年扁平足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05):551-557。内容制作编辑:张富耀

制图:东周


足弓塌陷之后,身体会不会有变化?

足弓平塌影响全身姿态中年人足弓检查必备

人的足底不是平的,而呈弓状,称足弓。 足弓有纵弓与横弓之分。 横弓的前部以5个跖骨头作为弓背,是足的重要支撑结构。 足弓塌陷(扁平足)人群所占比例并不低,扁平足虽然只是足部的问题,其实它带来的影响往往不止于足部,足部作为身体的“根基”,当足弓塌陷时,人的身体会相应产生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导致足弓塌陷的因素 导致足弓塌陷(扁平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足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造成脚掌内侧中段足弓下陷、骨突出的现象,且存在后足外翻、中足关节过度松弛、胫骨内旋、盆骨前倾、腰椎过度前凸等并发症。 患者在步行时比正常人更容易感觉疲劳,足底、小腿及膝部容易出现疼痛。 足弓塌陷(扁平足)的影响 目前,扁平足在青少年、成年男女中比例显著增加。 据相关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孩子有足部问题,其中大部分有扁平足。 然而,大多数家长对于扁平足不以为然。 尽管扁平足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可它就像一枚不知道何时会被引爆的“炸弹”,何时会爆发,谁也无法预测,一旦爆发,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走路姿势不雅是扁平足引起的最直观影响。 拇趾外翻、后足外翻和X形腿等外观问题,还只是表象。 从人体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长期异常的走路姿势会直接影响足踝关节的负重方式,从而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形变,会导致跟腱或足底筋膜的过度负重,引起足跟或足底疼痛不适;长时间行走还可能会压迫足底血管和神经导致足底易疲劳、感觉发麻等。 除了足踝部外,还可能自下而上逐渐影响膝关节、髋关节,甚至骨盆和腰部的平衡。 随年纪增长,扁平足隐藏着对人体生物力线改变的隐患,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 由于扁平足足弓消失,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的影响,久而久之出现骨盆倾斜,最终形成脊柱发生代偿性侧弯,甚至导致高低肩。 扁平足的治疗 体育锻炼是积极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中轻度扁平足, 其见效虽然缓慢, 但属标本兼治的最佳方法, 能产生长期的治疗效果。 但体育锻炼要适宜恰当, 尤其是青少年, 如果锻炼不当,会适得其反。 最值得注意的是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运动量的控制, 应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 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其次是依靠各种足部矫形器和矫形鞋垫。 专业的足部矫形器和矫形鞋垫是根据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特点研制的, 使用优质的矫形器或矫形鞋垫可改善运动过程中足各部的受力特点, 从而缓解扁平足带来的痛苦,逐步改善足部结构。 最后,扁平足严重者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治疗。 但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存在相关手术风险和手术后遗症的问题,所以对青少年而言,一般建议先采取保守治疗;况且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发育期, 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和各种矫形设备的使用,大部分人能达到改善足弓塌陷的效果。

足弓崩塌让你全身病!脚趾猜拳改善拇指外翻、膝腰痛

【编辑部/综合】脚掌面积不大,却能轻松承载全身重量,脚底的「足弓」功不可没。 足弓有如天然避震器,可避免双脚直接碰撞地面、减轻足部压力,现代生活却导致构成足弓的软组织缺乏锻炼与 *** ,当足弓崩塌,全身都会受牵连,病痛当然连环爆!

常见的足弓型态

足弓型态 扁平足 后天性扁平足 高弓足 外观特征 个脚掌平贴地面,没有足弓,缺乏缓冲空间 脚未踩地时有正常足弓,但站立、行走时全身体重向下压迫,足弓就塌了 脚背拱起,脚掌心距离地面的空隙大,足弓僵硬 形成原因 家族遗传先天跗骨黏合、韧带松弛,或疾病、外伤 体重过重、运动量严重不足、久站、负重走 遗传、疾病、外伤、长期穿着高跟鞋或尖头鞋等 健康问题 走不久、跑不快,易膝痛、腰痛,容易罹患肥胖等生活习惯病 足底筋膜炎、膝盖提早退化、骨盆前倾、髋关节疼痛、慢性腰痛等 足底筋膜炎、蹠骨炎、长短腿、脊椎侧弯,伴随肩颈酸痛等 生活对策 需要就医治疗,平时可穿着适合的鞋子帮助缓解 活动脚趾、赤脚在沙滩等柔软地面走路,锻炼足弓肌肉,选鞋注意支撑效果 踮脚尖让足弓保持弹性,促进脚底平衡;选鞋应注重吸震能力 资料整理/编辑部脚趾猜拳适度活动脚趾,增加脚趾可活动范围,有助改善拇趾外翻,对拇趾外翻导致的髋关节、腰部、膝盖与脖颈的慢性疼痛及自律神经失调等,也有改善效果。 此为《》2月号《足健康,90%疼痛不会来!》部分内容。 完整精采内容全台各7-11、全家、莱尔富、OK超商及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网路书店热卖中!严选免运特惠中~

足弓塌陷 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 足弓是由足骨、韧带肌肉共同构成的,正常时有横弓和纵弓。 人体足部的小骨搭积成拱形而成为足弓。 当人体站立、行走和负重时,足部不是全部负重的,以跖骨和足跟主要负重,足弓常悬空以缓冲震荡,保护大脑和内脏,并使人具有很好的弹跳性。 如果形成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是由于各种损伤,足弓消失即形成扁平足。 有的有遗传性。 有的扁平足没有不适感,有的则会出现疼痛,影响行走。 扁平足重在预防。 有平足家族史的,自幼开始预防,不穿平底鞋,穿有跟鞋或在鞋中部加垫。 平时不要行走过久,负重过多。 足部结构发育不好,如第一跖骨过短、舟骨结节过长、副舟骨、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等也易引起扁平足,也需采取上面介绍的措施加以预防。 青少年应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站立、行走过久,负重过多。 扁平足患者可以加强足跖肌锻炼,屈曲足跖,让足底外缘着地行走5分钟,每日数次。 穿平足鞋矫正也很有必要。 鞋底跟部及中部应稍窄,使足跟较为固定,防止行走时足跟摇摆。 鞋底内侧部(即足弓部)比外侧厚5~10mm,使足部略内翻,以防止距骨头下陷内倾,将负重线由足内缘向足外缘移动。 类似的鞋垫垫于鞋内也有较好的作用。 看到“扁平足”这个名词,有些少年朋友会感到不以为然:扁平足不就是平脚吗?这么一点小小的身体构造变化,对身体健康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呢?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扁平足,意味着足弓的塌陷,也就是说正常的足弓构造被破坏了,所以足部的弹性会减小或消失,致使不能长时间地走路或站立。 同时,因为足底变平,使人的下肢对全身的支撑机能明显降低,身体的重心偏向内侧,由此迫使全身和脊柱的机能都发生改变。 因此,小小的扁平足对人的健康,尤其是体力和耐久力照样会有明显不良影响。 好好的足弓为什么会塌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天性骨发育不全是产生足弓塌陷的原因之一。 这些青少年通常第一跖骨较短,第二跖骨过长,或者舟骨发育不良,所以负重时肌肉支持力很低,韧带稳固性也差。 还有一些青少年的扁平足是有家族史的,他们的韧带和肌肉先天发育很差,或者有遗传性的跟键过短,以致稍加负重,即出现足弓塌陷,时间则大多是在刚刚学会走路时。 负重不当造成足弓韧带劳损,是产生足弓塌陷的另一原因。 长时间地站立在过硬的地面上;乡村青少年过早参加体力劳动,身体负重量超过足弓负荷能力;未经训练就骤然参加长途跋涉等活动;肥胖或超重;经常穿太窄或鞋跟太高的鞋等,也常会造成扁平足。 体质不良也是引起足弓塌陷的重要原因。 诸如肺结核、风湿病、心脏病和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常引起肌肉营养不良性萎缩,韧带细长而松弛,也致稍加负重和较长时间走路,就会造成足弓下塌。 形体瘦长、肌肉无力的“体质发育不良综合症”少年中,扁平足的发生率也很高。 青春期是扁平足最高发的阶段。 原因是,青少年此时身高、体重都正在生长突增;突增高峰时一年内身高可增加10~15厘米,体重增加8~10千克,身体负重量因此而大大增加。 然而,肌肉(尤其足部小肌肉)的发育常常要滞后1~2年,换言之,足弓的负荷力的增加和形体的增长往往有一段不相适应的阶段。 这时如果负荷过重或静力性活动时间(如站立)过长,体重和维持足弓的肌肉力量间就会失去平衡,导致足弓埸塌陷。 当然,青少年中那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是很少有扁平足发生的。 要有效预防和治疗扁平足,首先要设法消除各种易使足部韧带劳损、肌肉过度疲劳的生活环境因素。 例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中间应适当休息或变换体位;发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要避免参加负荷过重的劳动(如挑担)和体育运动(如举重);没有经过适当锻炼者,不要骤然参加长途步行,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硬水泥地和柏油路上行走;已经有扁平足症状的青少年,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浸泡后立即作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足弓的疲劳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加强足部肌肉锻炼,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沙滩或草地等柔软地面赤足步行,行走时尽量让足底外缘着地,并使足趾屈曲;也可以赤足在斜板上做步行练习;尽量以足尖或弓起足背的方式站立;用足底滚动木板;利用足背抬动小铅球,或者足趾练习抓取圆弹子等,以锻炼足部肌肉。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要加强高抬腿及跳跃运动(如跳绳、跳远、跳高、垂直起跳等),以及攀登活动(如肋木、爬梯、平衡木、爬绳、爬竿等),使足弓的肌肉和韧带充分锻炼。 还有些专家主张,应尽量练习踮足尖走的舞蹈动作,或者以踮足尖方式跳绳,以加强足弓韧带韧度及足部肌肉的紧张性收缩,帮助恢复已塌陷的足弓。 穿合适的鞋对预防扁平足有重要意义。 鞋的大小要合适,鞋的头要大,使足尖有充裕的活动余地;鞋腰(指靠近脚踝处)要硬些,以保护内弓,使跟骨不向外翻;鞋的底要厚些,后跟最好有1.5~2.0厘米的高度,使体重负荷尽量向足弓各支点分散些,减轻足弓的承受压力。 已经患有中度以上扁平足的青少年,最好穿用特制的平足矫正鞋。 这种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鞋底跟部和弓腰部较窄;鞋跟部依靠鞋帮紧抱住足跟,不使它左右摆动;鞋底外侧厚、内侧薄,高低相差约2~3毫米;鞋后跟靠内侧处延长到舟骨部位,而且比外侧处加厚5毫米左右。 这种矫正鞋的优点是,它对已塌陷的足弓起人为的支撑作用,并造成跟骨略向内翻。 这样的“矫枉过正”,正是为了阻止足距骨头的下陷内侧作用,使人体的负重线由足的内侧缘向外侧缘移动,以争取重建足弓。 不愿穿平足矫正鞋的青少年,也可试用铝钢制(或皮革制)的足垫,其功能与矫正鞋相同。 现在市面上还有利用钢制足垫的特制拖鞋,适合于屋内活动用,若和矫正鞋结合使用,效果当然会更好些。


相关标签: 中年人足弓检查必备足弓平塌影响全身姿态!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fe17faf10e5b5970c652.html

上一篇:专家揭秘揭秘这种疾病为何受性别歧视专家揭...
下一篇:但这个时长切记别超40万人考查显示午睡对大...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