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2021年冷冬还是暖冬?月初30℃一月底降温,大家快来猜测!


文章编号:14297 / 更新时间:2024-03-02 23:50:59 / 浏览:

进入初冬时节,今冬会是冷冬还是暖冬又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2021年冷冬还是暖冬?月初30℃一月底降温

当11月初,全国683个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当地11月历史极值,甚至山东临朐最高气温达32.1℃时,许多人觉得,今年一定是个暖冬了;而近期,接连几股冷空气南下,又是寒潮又是雪,大家对于暖冬的判断似乎又产生了一丝疑虑。

图1 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站点实况图(11月1日08时-16时)

图2 113-7日全国过程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单位:℃)

那么究竟如何评判是冷冬还是暖冬?北方多地入冬偏晚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最气候预测,今年冬季会是个暖冬吗?厄尔尼诺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偏暖≠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谁说了算?冷不冷,看立冬,今冬冷暖看降。

早年间,人们通过民间农谚来预判气候,以便合理安排农事。老祖宗的话,是长期农耕历史演化的结果。但绝对准确可靠吗?还真定。

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冷冬/暖冬评判的是一整个冬季的冷暖状况,所以一时的冷暖并不能代表整个冬季的冷暖情况,大通过一场寒潮或者一段时间偏暖就武断地下结论。

冬季偏冷/偏暖与冷冬/暖冬也不是一回事。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比平均状况偏高就可以说是偏暖,比平均气温偏低就是偏冷。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根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冬等级》,冷冬/暖冬的判定都是用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判定的基本要素,通过冬季平均气温与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与标准差(描述序偏离其平均状况的统计量)来判断。

以暖冬为例,又分为单站暖冬和全国暖冬。当一个站点的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其标准差的043倍,定义为单站暖冬;全国暖冬采用全国范围内暖冬面积占全国有效面积的百分比(也称暖冬指数)来界定,暖冬指数≥50%,定义为全国暖冬>

根据暖冬判定标准,1951年至2018年,我国共出现20个全国性暖冬年。不过,偏暖的年份并非都是暖冬年,而暖冬年气温距平也并比平均值偏高。比如2013年至2018年的6个冬季,气温距平都为正值,但只有2013、2014和2016年是暖冬;而1972年冬季气温距平与现在均值相比是负距平,但与当年使用的平均值相比是明显的正距平,这样的差异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不同阶段气温平均值升高的缘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暖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1951年至2018年出现的20个全国性暖冬中,有18个出现在1985年以后。

今年冬天格外暖,厄尔尼诺需背锅?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多地冬天集体迟到。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过5天。

这种极端反常的气候现象,真的是与厄尔尼诺有关吗?根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月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呈现快速增暖持续趋势,已经续五个月超过0.5℃,可以判定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厄尔尼诺的确响我国冬季偏暖的原因之一。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发生常常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

据统计,1951年至2000年发生过厄尔尼诺,有13次我国冬季出现暖冬。最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该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2.3℃,较常年偏高1.1℃,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其中,鲁苏皖浙粤沪等6省(直辖市)经历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冬季。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入冬偏晚,主要还是今秋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冷空气活动偏弱导致的结果。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会打破2016年最暖年录。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


相关标签: 月初30℃月末大降温!今年到底会是冷冬还是暖冬啊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4259b55979632cc46059.html

上一篇:火星探索揭秘火星地表曾有过的神秘河流...
下一篇:宋代文人笔下的春节晚会盛宴...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