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老年人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加患痴呆症风险?用布洛芬则不然,哪种更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


文章编号:16567 / 更新时间:2024-03-03 22:56:31 / 浏览:

认知障碍被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健康危机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

阿尔兹海默病是认知障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70%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对慢性疾病的可能促进或不良反应与公众密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价值。

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布洛芬作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之的一些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表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减轻脑部炎症来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基于上述存在的临床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了相关工作,研成果最近发表于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杂志。

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而使用布洛芬对痴呆症的险无明显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秦献辉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张园园博士和周春博士为共同一作者。

本研究包括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研究中的20余万名年龄大于等于60岁且基线未患痴呆症的参与者。

人群平均年龄为64其中43,541例参与者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22,539例参与者经常使用布洛芬。

经过约12年的随访,6,407例参与者患上了全因痴呆。 与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参与者相比,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参与者患全因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18%,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显著增加20血管性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26%。

然而使用布洛芬与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风险之间均无显著关联。

进步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分析发现,与二者均不使用者相比,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参与者患全因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15%,同时使用对乙酰基酚和布洛芬的参与者患全因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28%。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而不是布洛芬,与老年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的研究结果强调,在临床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时,需要更多的安全性考虑和谨慎。

参考文:ZhangY, ZhouC, YangS, ZhangY, YeZ, HeP, LiuM, WuQ, QinX. Association of regular use of ibuprofen and paracetamol,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new-onset dementia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Gen Hosp Psychiatry. Aug 18; 84: 226-233.

编辑 | 张园园 向浩 审核 | 秦献辉


布洛芬混悬滴剂和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哪个好?

老年人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加患痴呆症风险?用布

看到这么多人的回答,好多人仅仅是凭自己的经验在说事,这样会误导好多人的,我们中国人真的需要普及医药知识了。首先呢,是药三分毒,不管什么药对身体都是有副作用的,但是如果服用药量很小,在中毒剂量以下是安全的,但是服用量太小,可能会不管用,起不到疗效这是因为低于有效剂量了。不过每种药生产出来剂都会根据最小有效量和中毒剂量设置规格,一般儿童服用量是这个规格的1/4或者一半以下。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个都是非甾体抗炎药,药理作用相似,都能治疗感冒发烧发热等,但是布洛芬相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安全些,两种药都不要长期服用,否则都会造成肝肾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美国都有专门的儿童制剂,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服用会比较容易出现肝损伤,布洛芬容易出现肾损伤。前者的剂量是5ml/160mg。儿童用非处方布洛芬,儿童和婴儿每6-8小时服用一次,但是在一天内别超过4次

以上是FDA关于两种药的数据,两种药的副作用还挺多的。

其实呢,我们中国有很多治疗感冒发烧的方子,都是祖宗留下来的精华瑰宝,更有非常多医术精湛的大夫,他们只要开一两付方子就能药到病除,而且副作用很小很小。发烧是人正常的抵抗病毒机制,身体通过升温激活自身的防御体系,从而攻击病魔。一般健康的成年人的感冒发烧不打针吃药,7天就能好。孩子老年人等身体虚弱的人发烧需要及时治疗,但是呢小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长大了身体一般会很健康,但是都需要及时治疗,发烧问题不大,千万别高烧,最怕高烧破坏大脑神经等

适用人群需要注意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新冠治疗用药中很重要的药物,主要是用于镇痛退热,两个药物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适用人群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布洛芬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来缓解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发挥镇痛作用。 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布洛芬适用于常见的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 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为4小时左右,药效为6小时左右。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范围与布洛芬相似,几乎全部在消化道吸收,药物在各种体液中均匀分布,口服后30分钟-1小时起效,半衰期为2小时左右,可维持4-6小时药效。 从上面我们能够得知,布洛芬作用时间长一些,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一些。 药物副作用方面不同布洛芬刺激胃肠道,可导致胃溃疡出血、胃烧灼感、轻度消化不良,改变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孕妇禁用。 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副作用较少,对血小板、出血时间、尿酸排泄无影响,适用范围更广,婴幼儿、孕妇、老年合并多种慢病者,可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从药物副作用可得,对乙酰氨基酚更安全一些,尤其是对于慢性胃炎、孕妇、多种慢病、婴幼儿等群体。 总结:对乙酰氨基酚更加安全,应用特殊人群更加广泛,起效时间更快,但是千万不能超量使用。 布洛芬镇痛持续时间更久,二者长期使用均需要动态检查肝肾功能。 适用人群需要注意布洛芬由于其作用无特异性,因此可以对人体多处的前列腺素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其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下列特殊人群。 首先,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本药,布洛芬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相同,因此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也禁用布洛芬;其次,既往有慢性溃疡性胃肠病、消化道出血等病史患者慎用,必要时可以配合护胃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慎用,容易加重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容易加重肝肾功能损伤;儿童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老年人需减少用量;怀孕或者哺乳期妇女禁用,缺乏相关数据。 对乙酰氨基酚对于胃肠道、凝血功能等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非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可以选择使用;但是,对乙酰氨基酚对于肝肾功能影响较大,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并且一定不要超过常规剂量或者延长服用时间;酒精中毒、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等患者慎用,容易加重肝功能损伤;3岁以下小儿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因此建议对于3岁以下小儿尽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不要使用片剂、胶囊;老年人应该适当减少用量,避免不良反应;哺乳期和怀孕的女性禁用,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可透过胎盘屏障,并且可以通过乳汁分泌,容易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

发热时吃布洛芬好,还是对乙酰氨基酚好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能同时使唤用,两种药物最大的特就是解热止痛。

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很多人为了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开始囤积药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就是人们会大量购买的家庭必备药,这两种药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如果同时使用会加重他们的作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最大的特点就是解热止痛和消炎,它们都能用于人类高热的治疗,人在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时,服用这两种药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但这两种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会让作用重复,会诱发一些副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会让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的功能。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非处方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家庭常备药,人们在感冒咳嗽发烧的时候会适当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一种,但千万不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服用,不然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应该咨询社区医生,正确用药,千万不要自己在家中盲目服药,避免因为用药不当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加重病情,影响身体恢复。

针对现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症状很多,专家建议以症状轻微或者没有症状的人,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只有在体温超过38.5度的时候才需要服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的药物,服用这些药物后还有大量喝水,在喝水时可适量放点白糖或者食用盐补充体内电解质,这样对病情恢复也有一定的好处,通过对多数感染者的观察,发现多数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7天能让核酸转移症状也会消失。


相关标签: 老年人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使用布洛芬则不然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1b619be7d72953ed9cd5.html

上一篇:探秘生物钟科学百科解读,它们究竟是如何运作...
下一篇:早餐新搭配推荐还是吃点好晨练是空腹好...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